首页> 中文学位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6h】

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本研究以中国新兴的养殖物种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对象,设计了两个实验以探究不同饲料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其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主要内容和结果概括如下:  1.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通过一个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研究云纹石斑鱼幼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实验设计了6组分级粗蛋白水平(分别为干物质的33.01%、38.54%、45.21%、50.71%、56.10%和63.09%)的饲料。每组设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平均初始体重为6.00±0.10g。实验结果表明,在56.10%粗蛋白饲料组中,鱼的生长性能最好。特定生长率(SGR)随着饲料粗蛋白水平的升高而显著提高,但当饲料蛋白含量超过50.71%后,SGR差异不明显(P<0.05)。当饲料蛋白质水平从33.01%上升到56.10%,饲料系数(FCR)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增加,血浆中葡萄糖(GLU)和总蛋白(TP)浓度呈上升趋势。在33.01%饲料蛋白水平组中,血浆甘油三酯(TG)含量(1.67mmol L-1)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0.65~1.14mmol L-1)。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最低的是56.10%饲料蛋白水平组(163.16U L-1)。另外,肌肉和肝脏中的粗脂肪含量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但肝糖原含量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P<0.05)。与其他组相比,高蛋白质水平(56.10%和63.09%)饲料组的鱼体具有显著更高的能量保留(ER)和脂肪保留(LR)。基于SGR和FCR的折线回归分析,云纹石斑鱼幼鱼的饲料蛋白质需求量为54.61%~56.22%。  2.饲料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体组成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以一个为期8周的饲养实验来评价饲料不同脂肪水平对云纹石斑鱼幼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和体组成的影响。实验分为6组,每组3个平行,每个平行20尾鱼,幼鱼初始平均体重为5.87±0.09g。实验饲料中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干物质的2.82%、5.30%、7.83%、11.76%、14.19%和16.32%。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饲料脂肪含量的增加,增重率(WG)逐渐提高,在7.83%饲料脂肪处理组达到最大值,但进一步提高饲料脂肪水平,WG则呈下降趋势(P<0.05)。饲料效率(FE)的变化趋势与WG相似。随着饲料中脂肪水平上升,玉米淀粉含量的减少,鱼的血糖(GLU)浓度降低(P>0.05)。血浆总胆固醇(T-CHO)浓度与饲料脂肪水平呈正相关(P>0.05)。另外,背肌、肝脏和全鱼的水分和脂肪含量对饲料脂肪水平均呈线性和二次关系(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上升,日脂摄入(DLI)、日脂获得(DLG)、日能摄入(DEI)和日能获得(DEG)显著增加(P<0.05),但脂肪保留(LR)显著下降(P<0.05)。能量保留(ER)和氮保留(NR)最大值均出现在7.82%脂肪处理组。根据WG和FE的二阶多项式回归分析,云纹石斑鱼幼鱼的最佳饲料脂肪水平为8.89%~10.19%。

著录项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