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情理论视域下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创新研究——以李子柒YouTube短视频为例
【6h】

共情理论视域下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创新研究——以李子柒YouTube短视频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展开▼

摘要

20世纪后社会学家经过对“情感转向”的研究,情感与感知、思维、记忆、决策等人类认知过程的关系得到了重新认识,认为情绪与理性的地位同等重要,并逐渐获得了公众的认可。实际上,情感不是个体单一的心理表达,而是更多地作为一种关系来突破个体,作为情感中的共情已经成为人类交流的关键力量之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短视频作为媒介传播的新形式,通过共享技术,打破了语言障碍壁垒,突破了文化边界并且消融了文化隔阂,更易于人们的理解,短视频的出现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一个天然的路径。在社交媒体时代下,短视频“讲好中国故事”用“情感卷入”方式来进行传播,更容易激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增加文化认同。  2021年1月25日,李子柒以1410万的YouTube订阅量刷新了由她创下的“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她的视频被观看了约20亿次,海外网友对她视频的评论几乎都是赞美,这不仅是基于短视频的去语境化和个体化,而且利用情感中的共情让中国文化被更好的理解和认同。研究发现,人类情感中的共情,是人与人情感连接的纽带,实现共情可以减少在对外传播中的文化障碍,加强文化交流。在快节奏的生活下,李子柒所塑造的田园式的生活安抚了人们的情绪,缓解现代生活的焦虑,她的视频受到了海外受众的广泛认同,满足了人们释放压力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李子柒不仅成功的传播了中国美食,而且让海外受众更好的理解和认同中国文化。  本文以共情理论为支撑,针对李子柒在YouTube上发布的短视频和评论对海外受众的心理进行分析,运用案例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展开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新的契机,同时为中国文化的传播提供新的路径和空间,进而提升中国在国际的话语权和地位,塑造大国形象。

著录项

  • 作者

    包晗;

  • 作者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财经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新闻与传播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淑芳;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短视频,文化传播,共情理论,国家形象;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