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法保护研究
【6h】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专利法保护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选题目的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人工智能法律地位的研究

1.2.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的研究

1.2.3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判断标准的研究

1.2.4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保护模式的研究

1.2.5人工智能生成发明的专利权归属的研究

1.3研究内容

1.3.1论证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挑战现行专利制度

1.3.3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纳入专利法保护的建议

1.4研究方法

1.5可能的创新点

2 人工智能及其发明创造的内涵界定

2.1人工智能技术的历史沿革

2.1.1浅层学习方法

2.1.2深度学习方法

2.1.3人工智能的定义

2.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

2.2.1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的类型

2.2.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定义

3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3.1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的必要性

3.1.1有利于公众及时共享创新知识

3.1.2有利于保证正常的竞争机制

3.1.3有利于提升专利质量

3.1.4有利于激励投资转化

3.2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的可行性

3.2.1符合专利功利主义学说

3.2.2顺应国内外专利审查的立法发展

3.2.3专利授权范围呈扩张趋势

3.3 小结

4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挑战现行专利制度

4.1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可专利性之争

4.2挑战专利法保护以人类为中心的理论学说

4.2.1洛克劳动学说

4.2.2人格学说

4.3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冲击专利判断标准

4.3.1新颖性:现存技术领域比对不充分

4.3.2创造性:现行判断标准失灵

4.3.3实用性审查受阻

4.4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权属不清

5人工智能发明创造纳入专利法保护的建议

5.1专利法保护人工智能的发明创造

5.2提高发明专利审查的判断标准

5.2.1针对新颖性,扩大比对的技术领域范围

5.2.2针对创造性,提高创造性标准

5.2.3扩大实用性内涵

5.3人工智能发明创造权利归属制度设计

5.3.1类比职务发明保护模式

5.3.2产权分配尊重意思自治原则

5.3.3法定兜底:专利权授予人工智能使用者

5.4 人工智能发明创造之间的专利侵权应对

6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白月;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学科 法律(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椒军,葛长金;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N3G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