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我不是药神》为议题的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议程互动研究
【6h】

基于《我不是药神》为议题的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议程互动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抗癌药价高一直是中国医疗体制改革中的重大难题,电影《我不是药神》以2015年“陆勇案”为原型,主题直指中国抗癌药物价格高这一民生话题,一上映便占领各大院线档期,获得口碑和票房双丰收,人民网对其评论:“很久没有这么经典的中国电影了。”专业影评及观众一致给予《我不是药神》高度评价。就主题方面,电影引发群众高频和广泛热议,议题涉及“陆勇案”、“癌症药高价”、“医改”等敏感话题,引起各方媒体和机构广泛关注。  本研究对电影《我不是药神》引发舆论这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交叉滞后分析法、相关性分析法,以议程设置和媒体间议程设置理论作为理论支撑,通过Python软件抓取7月5日至7月11日报纸媒体相关报道4098篇,腾讯微信、新浪微博自媒体相关报道31620篇作为研究对象,探寻该事件中中国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议程互动的关系和表现,并对该事件舆论发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规律,提出舆论引导的对策研究。  通过对《我不是药神》引发的舆论事件进行量化研究后发现,在此次事件中,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存在媒体间议程互动:第一层面的互动表现为议题的重合与分化,在事件发展初期议题由自媒体流向传统媒体,而事件发展中后期,议题由传统媒体流向自媒体。在分类的9项议题中,传统媒体与自媒体存在其中两项议题的高度重合,但对内容的关注度和侧重点上仍存在较大分化;第二层面的互动表现为议题属性的共振和断裂。在事件发展初期存在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议题属性共振,传统媒体的中性议题属性流向自媒体,引起自媒体在舆论中期的议题属性占比布局发生变化,但在中后期更多表现为属性的断裂,传统媒体以其专业性和基于客观事实的权威性调查分析对自媒体的议题属性产生影响,而自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言论自由又让其产生不同于传统媒体的多情绪属性;本研究的第三个层面基于舆论的发展进程,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表现为溢散和共鸣效应。在舆论的形成期溢散效应显著;中期和后期则传统媒体占据主导地位,共鸣效应显著,自媒体通过溢散效应对舆论的传播进一步扩散。  本研究最后针对传统媒体与自媒体的互动关系和表现进行反思,提出对策性建议:在加强传统媒体与自媒体议程互动的层面上,传统媒体及时响应自媒体议题,发扬其自身专业与权威性,自媒体平台则加强自审、建立机制,增强理性引导和客观中性报道;另一方面,强化公众与媒体互动,发挥意见领袖对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促进传统媒体与自媒体报道议程的有效互动,提高媒体议程设置能力与正向引导舆论的能力。

著录项

  • 作者

    宋迪翌;

  • 作者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工商大学;
  • 学科 新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鸣剑;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传统媒体,自媒体,舆论事件,议程互动;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