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研究
【6h】

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权属声明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以下简称FORK)和个性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ORK)治疗角膜相对较厚(通常患者角膜厚度大于或等于500um)的近视和散光术后的临床疗效情况和视觉质量,及通过比较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角膜相对较厚(角膜厚度大于或等于500um)的近视散光患者和个性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治疗角膜相对较薄(角膜厚度小于500um)近视散光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视觉质量,探讨飞秒激光辅助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在矫正近视和散光的临床疗效和手术可行性,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更加客观的依据。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纳入2016年1-6月在本院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306例(612眼),分为FORK组144例(288眼),ORK组102例(204眼),和LASEK组60例(120眼)。FORK组采用美国Intralasa FS激光系统制作角膜瓣,ORK组采用法国Moria M2角膜刀制作角膜瓣,LASEK采用体积分数20%酒精浸润15s后用角膜上皮铲分离角膜瓣,完成制瓣后三组均在波前像差引导下采用德国ESIRIS第八代飞点扫描激光机切削角膜基质。研究一:对比FORK和ORK术前年龄、等效球镜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室瞳孔直径、眼压、角膜厚度、SimK差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术后随访半年,比较FORK和ORK术后1天,术后10天,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6月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SimK差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的变化和并发症。研究二:对比FORK和LASEK术前年龄、等效球镜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室瞳孔直径、眼压、角膜厚度、SimK差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术后随访半年,比较FORK和LASEK术后10天,术后1月,术后3月和术后6月的裸眼视力、等效球镜度、SimK差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的变化和并发症。应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研究一:  1.术前FORK组和ORK组年龄、等效球镜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室瞳孔直径、眼压、角膜厚度、SimK差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术后裸眼视力:FORK组和ORK组的裸眼视力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裸眼视力均得到很好的提高,但FORK组有效性较ORK组高。  3.术后等效球镜度:FORK组和ORK组的等效球镜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ORK组稳定性较ORK组好;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等效球镜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4.术后SimK差值:FORK组和ORK组SimK差值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ORK组术后1天、10天、1月SimK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6月SimK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K组术后1天SimK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0天、1月、3月、6月SimK差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术后波前像差:FORK组和ORK组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FORK组均比ORK组低;两组术后1天、10天、1月彗差与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6月彗差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球差在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二:  1.术前FORK组和LASEK组年龄、等效球镜度、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暗室瞳孔直径、SimK差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角膜厚度、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术后裸眼视力:FORK组和LASEK组的裸眼视力在术后10天、术后1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月、术后6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裸眼视力均得到很好的提高,但FORK组有效性较LASEK组高。  3.术后等效球镜度:FORK组LASEK组的等效球镜度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ORK组稳定性较LASEK组好;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等效球镜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  4.术后SimK差值:FORK组和LASEK组SimK差值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ASEK组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5.术后波前像差:FORK组和LASEK组彗差、球差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两组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在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ORK组均比LASEK组低;LASEK组术后彗差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而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球差在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并发症:术中负压丢失:FORK组0例,ORK组1例。角膜瓣边缘出血:FORK组0例,ORK组2例,LASEK组0例。结膜下出血:FORK组2例,ORK组1例,LASEK组0例。术后角膜层间异物:FORK组2例,ORK组3例,LASEK组3例.术眼疼痛:FORK组0例,ORK组0例,LASEK组16例。干眼:FORK组1例,ORK组3例,LASEK组6例。Haze:FORK组1例,ORK组2例,LASEK组5例。夜间炫光:FORK组1例,ORK组2例,LASEK组3例。眼压升高:FORK组0例,ORK组0例,LASEK组2例。均未出现游离瓣、碎瓣、不完全瓣等术中并发症,术后随访也未发现瓣移位、瓣愈合不良、感染等现象。  结论:  研究一:  1.FORK组和ORK组都能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但FORK有效性更高。  2.FORK组和ORK组等效球镜度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但FORK组稳定性、可预测性更好。  3.FORK组和ORK组SimK差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4.FORK组和ORK组波前像差都较前增加,但FORK组相对增加较少,降低了患者干眼、夜间视力差、夜间炫光、光晕等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研究二:  1.FORK组和LASEK组都能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但FORK有效性更高,并且视力恢复更快。  2.FORK组和LASEK组等效球镜度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但FORK组稳定性、可预测性更好。  3.FORK组和LASEK组SimK差值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4.FORK组和LASEK组波前像差都较前增加,但FORK组相对增加较少,降低了患者干眼、夜间视力差、夜间炫光、光晕等的发生概率,有效提高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  就并发症而言,FORK组、ORK组和LASEK组都有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FORK组并发症发生率较ORK组和LASEK组低,有效提高了手术安全性。  总体来说,飞秒激光辅助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临床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好,有良好视觉质量的治疗近视和近视散光的手术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