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居住区绿地内空气PM2.5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6h】

居住区绿地内空气PM2.5浓度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PM2.5的组成来源研究

1.2.2 PM2.5对人体健康影响

1.2.3植物对PM2.5浓度的影响

1.2.4气象因子对PM2.5浓度的影响

1.2.5环境因素对PM2.5浓度的影响

1.2.6居住区环境空间中PM2.5的研究

1.2.6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1.3.1研究内容

1.3.2技术路线

2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地概况

2.1.1研究地区位概况

2.1.2研究地气候条件

2.1.3监测点植物群落结构特征

2.2.1实验设计

2.2.2数据分析方法

3 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时间变化

3.1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时变化

3.1.1春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时变化

3.1.2夏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时变化

3.1.3秋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时变化

3.1.4冬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时变化

3.1.5小结

3.2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月变化

3.3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的季节变化

3.4小结

4 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空间变化

4.1春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对比分析

4.2夏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对比分析

4.3秋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对比分析

4.4冬季不同功能绿地内PM2.5浓度对比分析

4.5小结

5 PM2.5浓度变化气象因子分析

5.1.1春季

5.1.2夏季

5.1.3秋季

5.1.4冬季

5.2.1春季

5.2.2夏季

5.2.3秋季

5.2.4冬季

5.3.1春季

5.3.2夏季

5.3.3秋季

5.3.4冬季

5.4.1春季

5.4.2夏季

5.4.3秋季

5.4.4冬季

5.5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讨论

附录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居住区绿地是构建居住区环境不可或缺的部分且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以杭州市临安区“林水山居”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测量法,在天气晴朗微风条件下,从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每月采样1d,每天8:00-16:30在四个监测点(道路绿地、宅旁绿地、中心绿地、广场绿地)采用微电脑激光粉尘仪进行 PM2.5浓度监测,同时采用风速仪、照度计记录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光照强度数据。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重比较及方差分析,线性或曲线拟合,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PM2.5浓度的时变化、月变化及季变化,对比分析四个功能绿地PM2.5浓度之间的差异以及影响因素,PM2.5浓度变化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今后居住区绿地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结果表明:  (1)在天气晴朗微风条件下,四个绿地之间的PM2.5浓度在各个季节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一般呈早高晚低,并均在午间 12:00 左右到达低谷值。每个季节的PM2.5浓度时变化趋势不尽相同。月变化12月PM2.5浓度最大,5月最小。季变化冬季PM2.5浓度最大,秋季最低。  (2)温度与PM2.5浓度在秋季呈正相关关系,在其他三季呈负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PM2.5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风速与 PM2.5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光照强度与PM2.5浓度在夏季呈正相关关系,在其他三季呈负相关关系。居住区绿地 PM2.5浓度的变化与温度相关性最高。  (3)居住区内道路绿地应设计复层、郁闭度高的群落结构;宅旁绿地应以单一结构且郁闭度低的植物群落为主;在居住区边界设置复层植物群落结构的绿地,而内部宜采用通透、舒朗的群落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