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问询监管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财报类和关注类问询函数据
【6h】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问询监管的有效性研究--基于财报类和关注类问询函数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问题及框架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2.文献综述

2.1 资本市场监管的经济后果

2.1.1 国外文献综述

2.1.2 国内文献综述

2.2 问询监管的经济后果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我国问询函制度

3.1 我国问询函制度简介

3.2 我国问询监管的特征

3.2.1 问询范围广

3.2.2 问询时效性高

3.2.3 问询专业度高

3.3 我国问询函监管现状

3.3.1 深交所发出问询函的时间统计

3.3.2深交所发出问询函的类型统计

3.3.3 深交所发出问询函的行业统计

3.3.4 深交所发出问询函的地域统计

3.3.5 被问询公司是否被异常处理

4.相关理论及研究假设

4.1 自律监管的相关理论

4.1.1 自律监管的含义

4.1.2 自律监管的必要性

4.1.3 自律监管改进信息质量的作用机制

4.2 研究假设

4.2.1 问询机制与市场反应

4.2.2 问询机制与信息披露质量

5.研究设计

5.1 样本选取

5.1.1 选择中小企业板的原因

5.1.2 对市场效应的检验

5.1.3 对信息披露质量改善与否的检验

5.1.3 数据来源及数据处理软件

5.2 变量及研究方法

5.2.1 市场效应检验

5.2.2 信息披露质量改善情况检验

5.3 模型设计

6.实证研究

6.1 描述性统计

6.1.1 市场效应的描述性统计

6.1.2 信息披露的描述性统计

6.2 相关性分析

6.2.1 市场效应假设的相关性分析

6.2.2 信息披露质量假设的相关性分析

6.3 实证检验分析

6.3.1 对市场效应检验结果

6.3.2 对信息披露质量的检验

6.4 稳健性检验

6.4.1 对市场效应的稳健性检验

6.4.2 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稳健性检验

7.结论及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7.2.1 对证券交易所的建议

7.2.2 对投资者的建议

7.2.3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到今天,中国证券市场已走过近三十个春秋,市场规模、体系以及相关法律法规都在不断发展完善中。中国证券市场在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其仍不成熟。近几年来,公司财务造假事件频发,导致上市公司股价出现断崖式的下跌,更有上市公司面临退市的风险。这一系列的事件给投资者带来了惨重的损失,严重打击了投资者参与股市的信心,影响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信息披露的问题。  针对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交易所问询监管这一种非处罚性监管方式逐渐开始发力,不仅发函频率明显上升,问询的专业性也有了质的提升。交易所“连环三十问”的刨根问底式问询,一针见血地戳破企业的信息披露漏洞,让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企业难以招架,也为投资者掌握企业信息、了解企业风险情况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出具问询函这一监管方式开始在中国证券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这种预防性监管措施是否能够为市场带来信息增量,这些信息能否为市场消化吸收,带来一定的市场反应?企业是否会基于该措施的威慑作用而改善信息披露质量?这些都是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鉴于中小企业板上市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同时基于其市场参与者中散户占比较高、信息获取及利用能力较差的特性,本文以深交所中小板的非重组类问询函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市场效应时,本文选择2015-2019年的问询函作为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通过CAPM模型计算出样本企业在事件窗口内的超额收益率(AR)以及累计超额收益率(CAR),将问询函的相关特征作为解释变量,在此基础上通过T检验以及多元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研究问询监管是否会有显著的市场反应。在研究问询监管对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时,本文把2017年底在中小板上市的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将交易所2018年的信息披露考评结果相对于2017年的变化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当年收函次数以及是否连续两年收函作为解释变量,利用逻辑回归研究问询监管对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是否具有促进作用。  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对这类问询函持悲观态度,说明该类问询函能够带来信息增量,市场认可问询监管的作用。本文还发现,市场对函件的反应强度与问询函内容特征以及收函企业的自身特征有关。此外,问询监管能够有效促进上市公司改善信息披露质量,但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除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