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研究--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6h】

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研究--以成都市成华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导 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关于社会支持的研究

1.2.3关于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的研究

1.2.4文献综述评述

1.3论文研究设计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3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1.3.1主要研究方法

1.3.3本文的研究思路

1.3.4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2.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概念界定

2.1.1融合教育

2.1.2随班就读

2.1.3资源教室

2.1.4资源教师

2.1.5自闭症儿童

2.1.6社会支持

2.2理论基础

2.2.1优势视角理论

2.2.2社会支持理论

3.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现状与发展困境

3.1融合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正式社会支持现状

3.1.1义务教育阶段的自闭症儿童及其融合教育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3.1.2融合教育背景下财政支持情况

3.1.3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学校教育现状

3.2融合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非正式社会支持现状

3.2.1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情况

3.2.2社区支持情况

3.2.3其他社会组织支持情况

3.3我国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发展困境

3.3.1宏观层面的困境

3.3.2中观层面的困境

3.3.3微观层面的困境

4.成都市成华区调研情况

4.1成华区融合教育实施现状

4.1.1区特殊教育学校

4.1.2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建设

4.1.3随班就读

4.1.4 资源教室

4.1.5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案例研究

4.2其他特殊教育安置模式

4.2.1特殊教育安置体系

4.2.2送教上门

4.2.3自闭症教育康复机构

4.3自闭症儿童家庭支持现状

4.3.1自闭症儿童个案基本情况

4.3.2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支持主体

4.3.3自闭症儿童家庭教育支持现状

4.3.4自闭症儿童家庭情感性支持现状

4.3.5自闭症儿童家庭经济支持现状

4.4社区与家长互助组织

4.4.1社区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持情况

4.4.2社会组织对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支持情况

5.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理论模型与发展困境

5.1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理论模型及其特点

5.1.1理论模型

5.1.2模型特点

5.2对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思考

5.2.1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需求和所获支持现状

5.2.2 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困境

6.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的境外经验

6.1美国融合教育背景下学龄期自闭症儿童的社会支持

6.1.1美国自闭症儿童规模

6.1.2美国自闭症儿童享有的法律体系保障

6.1.3美国学龄期自闭症儿童财政保障

6.1.4美国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方面的支持

6.1.5美国社会组织的支持

6.2香港地区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情况

6.2.1香港自闭症儿童个体状况

6.2.2政府为学龄期自闭症儿童提供的服务

6.2.3学龄期自闭症儿童的评估教育服务

6.2.4非政府机构对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支持

6.3台湾地区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

6.3.1台湾地区特殊教育相关重要法规与优质化政策

6.3.2台湾地区融合教育发展现况

6.3.3学龄期融合教育普及化——自闭症患儿义务教育阶段现况

6.3.4 疗育服务——自闭症患儿社会资源支持

6.3.5融合教育优质化——法制化融合与转衔教育

7.完善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建议

7.1宏观层面——深化政府责任优先的社会支持

7.1.1完善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7.1.2明确各级职责,形成合力推进融合教育

7.1.3 民营自闭症教育机构的监管与扶持

7.2中观层面——形成主体多元化参与的社会支持

7.2.1提高融合教育实施者的准备与支持力度

7.2.2发挥社会工作者纽带作用,提升专业技术性支持水平

7.2.3鼓励筹建自闭症家长资源中心,丰富社会支持主体

7.2.4促进社会资本的参与

7.3 微观层面——基于家庭需求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为一体的融合教育支持体系

参考文献

附 录:1

附 录:2

附 录:3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获得的社会支持研究出发,通过对现状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面临的困境,同时选取了融合教育实践工作开展较好的成都市成华区为调研地区,通过对其融合教育体系建设的调查,分别对该地区的普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教育安置形式的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的家庭进行访谈,获取一手资料,更直观地了解并分析当前义务教育阶段自闭症儿童在融合教育背景下获得的社会支持存在的不足。最后梳理出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理论模型,并结合境外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借鉴,为我国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发展提供建议。  国内外学界普遍认为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社会支持主体应包括家庭、社区和学校,以及政府的政策制定和财政支持。融合教育旨在自闭症儿童回归主流学习环境的教育模式,强调将自闭症儿童放置于普通学校进行随班就读,回归到与普通孩子的相同教育环境中接受各方面知识的传授。其本质是通过主流教育环境来提升他们语言、情绪管理和社交方面的能力,最终让自闭症儿童回归主流社会,融合教育的最终目的实现社会的融合。目前,融合教育背景下的自闭症儿童社会支持层次低且不完善,也普遍呈现出社会支持主体不足、普校融合教育下全员参与氛围有限、融合教育背景下社区支持的缺失、社会工作介入融合教育空白等问题。一是融合教育背景下的自闭症儿童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虽然融合教育在我国实行多年,但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还是个新兴的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自闭症患儿在家圈养的约占50%,还有20%在普校及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随班就读质量较低,随班混读现象依然严重。二是自闭症儿童家庭负沉重,社会支持来源渠道狭窄。目前由于特殊教育资源供给极其有限,普通学校的融合教育理念及设备设施、师资配备也难以满足特殊儿童的实际需求,患儿家庭在融合教育体系中承担了大量社会性的康复教育功能。除了承担照料和教育责任,自闭症患儿的家长还承受着经济、心理、社会等多重压力。多数自闭症儿童家庭仍然处于一种不被社会所接纳、无法获助、边缘化的困境之中。三是除了基础的校园建设和师团队建设,顶层的思想观念也是始终制约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融入社会的关键因素。自闭症儿童即使进入校园但在学校生活的多方面还遭受着歧视、排斥甚至是欺凌,社会关注度低、“污名化”现象严重,自闭症儿童及其家长受到校园或社区排挤的新闻也屡见新闻报道。有研究表示,自闭症儿童的社会融合在残疾人社会融合中是难度最大的1。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背景下,探寻如何使得自闭症儿童及其家庭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社会支持,是检验我国随班就读推行效果和社会进步、文明建设的一大指向标。  虽然融合教育在我国实行多年,但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还是个新兴的领域。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笔者从广义的社会保障视角出发研究自闭症儿童的融合教育,区别于目前围绕自闭症儿童的研究是以医学和特殊教育为主的领域方面,在跟随国际主流脚步的背景下,针对我国自闭症儿童这一边缘化群体如何获得更充足的社会支持,积极探索如何突破发展困境的道路,并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完善融合教育背景下自闭症儿童义务教育阶段社会支持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