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交易所问询函会影响分析师预测偏差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6h】

交易所问询函会影响分析师预测偏差吗?--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贡献与创新

2.文献综述

2.1 交易所问询函的文献综述

2.1.1 交易所问询函与市场反应

2.1.2 交易所问询函与公司治理

2.1.3 交易所问询函与其经济后果

2.2 分析师预测偏差文献综述

2.2.1 目标公司的特征因素

2.2.2 分析师自身因素

2.3 文献综评

3.理论基础

3.1 信息披露制度的相关理论

3.1.1 信息披露制度的含义

3.1.2 有效市场假说理论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4 信号传递理论

3.2 分析师预测偏差的相关理论

3.2.1 分析师预测偏差的含义

3.2.2 行为金融理论

3.3 理论分析小结

4.研究假设与计量设计

4.1 研究假设

4.1.1 是否收到问询函与分析师预测偏差

4.1.2 收到问询函的次数与分析师预测偏差

4.1.3 收到涉及会计信息的问询函与分析师预测偏差

4.2 计量设计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的选择

4.2.3 模型设定

5.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相关性分析

(1)Person 检验

5.3 回归分析

5.3.1 定期报告问询函与分析师预测偏差回归结果

5.3.2 定期报告问询函次数与分析师预测偏差回归结果

5.3.3 收到涉及会计信息的问询函与分析师预测偏差回归结果

5.4 稳健性检验

5.4.1 改变分析师预测偏差衡量方法的检验

5.4.2 基于PSM的检验

5.4.3 基于固定模型效应的检验

6.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在当代金融经济的系统中金融市场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有效、合理的调动闲置资源并实现其科学配置的目的,同时其也是企业融资和投资主体完成资本投资的主要场所。曾出任证监会主席的肖钢曾指出,作为虚拟化经济的代表,在形成机制方面股票并不同于普通商品,假如出现企业价值与股票交割不相匹配的情况,则可其视为泡沫。所以,如何确保其价格切实地反映公司的实际价值是监管部门长期的工作重心。目前,政府监管仍处于我国资本市场监督体系中的主导。如果政府监管不能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那么整个资本市场会进入一个无序的状态。而交易所问询函基于自身监管职能的充分发挥,科学管控上市企业所披露信息的质量,进而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这不仅仅有利于金融资本市场的长期健康成长,而且还能够增强投资主体信息收集信息渠道的稳固性。  在金融市场中对于披露信息的相关规定中,明确提出上市企业应当披露出真实、可靠和完整的信息。目前,我国已开始施行证券发行的“注册制”制度,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也逐步开始转变监管方式,向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监管转变。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投资者还是监管部门,他们都注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是否是真实可靠且完整及时的。  在这种情况下,上交所和深交所对违反上市公司定期报告信息披露规则制订了定期问询函机制,以便更有效地发挥其资本市场监管的作用。通过发函到目标企业的方式,同时要求其对问询涉及的问题逐一进行解释、说明、进一步披露或者错误更正。交易所之后也会将上市公司的具体回复一并公布在交易所的官方网站上,以便外部信息使用者知晓。而对于那些没有及时回应或者所做出回复并不能达到信息披露原则的上市公司,交易所会再次向其发函或命令其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答。以问询函为视角,发放问询函不仅能让上市企业获得了一次辩解说明的机会,以便降低由此带来的市场负面影响;而且让外部信息使用者获取与其决策相关的信息。换句话说,定期报告问询函不仅仅能够保护外部投资者的相关利益,而且该机制还能确保企业所披露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消极影响,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从而更好的维护整个资本市场的有效秩序,达到监管的目的。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间断发展,资本市场上各个参与者对于信息的关注度和需求程度处于不断提升的阶段,然而只借助历史信息进行分析将会导致其市场运营活动受到消极影响,假如无法获取各方面、全新的信息数据,将会导致投资主体的交易行为受到明显的局限。正是基于这种情况,信息对于预测工作的开展是尤为重要的,对于有着丰富的金融知识储备、专业化技能的分析师们,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在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传递者,并能为投资者在决策的过程中提供很好的意见、建议,其在对行业发展深刻把握的基础上,通过收集目标企业的相关资料,研究企业的运营情况和财务状况,从而预期企业未来的发展态势,推断企业投资价值等方面,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次实证研究选取上海和深圳两地交易所发出的问询函数据作为研究目标,通过实证分析探究通过交易所问询机制的发挥是否能够确保分析师预测的精准度的提升。本文选取了2014-2018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官方网站上所披露的收到问询函的A股上市公司为实证样本,通过实证检验,能够证实国内交易所的问询函制度能否有效提高分析师预测结果的准确度。实证结果发现,问询函确实能够提高分析师预测的精确度,并且当企业多次收到问询函或收到与会计信息相关的问询函时都会对分析师预测偏差产生影响,即能有效的降低分析师的预测偏差。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尽管交易所问询函是属于监管的一种,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行政性处罚。但是上市公司仍能够根据交易所发放问询函的行为规范信息披露行为,进而释放更多的信息来有效地降低上市公司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性,提高信息的透明度,更好的规范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行为,更好的维护资本市场;同时,作为外部分析师可以分析上市公司收到的交易所问询函,而且这些信息属于分析师们都可以获得的公共信息,这大大丰富了分析师公共信息获得的渠道,增强了其信息的来源,更精准的进行预测,更精准的进行预测,帮助其更好的服务于市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