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为例
【6h】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成败的影响因素研究--以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与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贡献

2.文献综述

2.1 并购动因综述

2.2 并购绩效综述

2.3 并购风险综述

2.4 本章小结

3.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3.1 跨国并购的概念与类型

3.1.1 跨国并购的概念

3.1.2 并购的类型

3.2 跨国并购的动因理论

3.2.1 协同效应理论

3.2.2 交易费用理论

3.2.3 委托代理理论

3.2.4 资源基础理论

3.3 跨国并购的风险理论

3.3.1 政治法律风险

3.3.2 财务风险

3.3.3 整合风险

4.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的案例介绍

4.1 并购双方简介

4.1.1 长电科技简介

4.1.2 星科金朋简介

4.2 并购背景

4.2.1 全球半导体产业初步复苏,中国市场需求旺盛

4.2.2 中国政府鼓励企业深度参与全球经济

4.2.3 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战略

4.3 并购过程

4.4 并购动因分析

4.4.1 获取先进技术,提升研发能力

4.4.2 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国际影响力及行业地位

4.4.3 获取协同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

4.5 并购风险分析

4.5.1 政治法律风险分析

4.5.2 财务风险分析

4.5.3 整合风险分析

5.长电科技并购星科金朋的绩效分析

5.1 财务绩效分析

5.1.1 财务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

5.1.2 财务绩效评价结果分析

5.2 非财务经济效益分析

5.2.1 技术研发能力

5.2.2 市场拓展能力

5.2.3 资源配置效率

5.3 本章小结

6.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1 研究结论

6.1.2 启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走出去”战略的提出,国内企业开始快速向海外市场扩张,跨国并购交易数量也随之增加。而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企业的对外扩张战略得到了更多的政策保障,这促使国内企业对跨国并购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同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也推动着中国企业基于技术寻求和人才寻求的动因开展跨国并购交易。然而,中国企业参与跨国并购的时间较短,并购成功经验也较为缺乏,在这样的背景下,大规模推进跨国并购交易会导致企业面临巨大的并购失败风险,对于“蛇吞象”式并购而言更是如此。因此,对于有意开展跨国并购,尤其是“蛇吞象”式并购的企业而言,提高并购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集成电路产业是关系到一国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甚至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产业,但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情况与国内市场需求并不匹配,产业核心技术基本掌握在境外企业手中。为了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中国在2014年将集成电路产业列为国家重点发展产业,并推出多项支持性政策。长电科技属于集成电路产业下的半导体封测行业,是国内的行业领先者。为了获取全球领先的封测技术,提高竞争优势,长电科技对全球排名第四的新加坡企业星科金朋发起了“蛇吞象”式的跨国并购交易。本文以该事件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对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从并购双方的公司情况与政治经济背景分析了此次并购的动因。分析得出,长电科技发起并购主要是为了获取星科金朋的先进技术与研发团队、拓展海外市场以及获取协同效应。在前文的基础上,本文又分析了长电科技此次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发现主要风险有违法风险、客户流失风险、估值风险、财务整合风险、财务恶化风险以及战略、经营管理与人力资源整合风险。然后,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与财务指标法对长电科技并购前后的财务绩效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长电科技在并购短期内财务绩效恶化,但随后略微提高,说明此次并购实现了初步整合。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长电科技的非财务绩效表现,认为长电科技的研发能力、市场拓展能力与资源配置效率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最后,本文对全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为中国企业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开展跨国并购交易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此为中国企业寻找并购成功因素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