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李培旭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6h】

李培旭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病案数据挖掘分析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4. 讨论

问题与解决方案

问题:

解决方案:

第二部分李培旭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经验

1 温补脾肾,恢复功能

2 活用经方,药简效宏

3 调畅气机,恢复升降

4 通利六腑,祛除废物

第三部分典型病案

1 温补脾肾、解毒通腑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氮质血症

2 温补脾肾、利水消肿法治疗糖尿病肾病水肿

结论

附录一 :文献综述: 中医学对糖尿病肾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1 病名

2 病因病机探讨

3 中医药治疗

4 总结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整理导师李培旭主任医师糖尿病肾病治疗资料,运用计算机收集统计分析导师近三年符合纳入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治疗病案,研究探讨李培旭主任医师治疗糖尿病肾病学术经验,以深化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认识,继承发扬导师治疗糖尿病肾病学术思想与宝贵经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方法]:在长期跟随导师李培旭主任医师门诊临证抄方基础上,对导师近三年相对完整的糖尿病肾病治疗病案资料进行全面的收集、整理,并严格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将符合标准的45例共345诊次门诊病案,建立WORD病人数据库,运用EXAL及SPASS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  [结果]:45例患者病案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年龄最大患者81岁,最小患者33岁,平均年龄56.91岁。患者年龄分布中,50-59岁、60-69岁年龄段门诊糖尿病肾病患者居多,50-59岁共21例,占46.67%,60-69岁共12例,占26.67%。中医病名频率>60%的为消渴和水肿,频率>20%的为胃痞病和心悸病,频率>10%的为眩晕病和腰痛病。糖尿病肾病中医病名频率>60%的为消渴和水肿均与水液代谢密切相关,肾为主水之脏,脾主运化水湿,论证了糖尿病肾病与脾肾密切相关。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30%DN患者出现了慢性肾功能衰竭,这一结果符合当今西方发达国家透析原发病中DN居首位的情况另外,西医病名统计中的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脑梗塞等反映了糖尿病心、脑、肾及血管等并发症,该结果与目前的认识一致。患者主要临床症状频率>70%为水肿、肢体困乏和口干,主要临床症状频率>40%为腰部酸困和夜尿次数多,主要临床症状频率≥20%为胃痞不舒、心悸不舒和胸闷,主要临床症状频率≥10%为视物昏花、腰痛和头晕。病机中频率>40%的有水湿停留、络脉瘀阻和脾肾阳虚,病机频率>20%的有气阴虚弱和浊毒内蕴,病机频率>10%的有气虚络阻和湿热毒蕴。在现有的348诊次中,用药频次>50%的有茯苓、泽泻、土茯苓、泽兰、干姜,用药频次≥40%的有人参、肉桂、当归、炒白芍、赤芍、麦冬、白术、附子、绞股蓝、炒杜仲、黄芪,用药频次>30%的有玉米须、炒大黄、砂仁,用药频次>20%的有猪苓、红景天、党参、生地黄、炒苍术、藿香、法半夏、炙甘草、荷叶、黄柏、焦山楂、地龙。病情诱发或加重因素的频率>20%为停药,频率>10%为感冒感染、不良饮食以及不确定因素。4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当中,中医药治疗有效率达到73.3%。  [结论]:  1.DN与消渴、水肿中医疾病关系密切,此外与胃痞、心悸、眩晕和腰痛有关。  2.DN与脾肾密切相关,涉及心、肝、胃、肺等脏腑。  3.DN以脾肾阳虚、水湿停留、络脉瘀阻基本病机为主,兼见气阴虚弱、气虚、肝肾阴虚、浊毒内蕴、湿热毒蕴、毒热内蕴等。  4.停药(停服中药)是 DN病情加重的直接原因,不良饮食和劳累以及其他不确定的因素都是DN病情反复甚至加重的重要因素。  5.李培旭主任用温补脾肾为主法治疗DN有效率达到73.3%,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王新;

  • 作者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南中医药大学;
  • 学科 中医内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培旭;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中医教授,学术思想,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