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问题研究
【6h】

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我国当前传播艾滋病犯罪的基本概况

1.1 我国传播艾滋病犯罪的现状及特点

1.1.1 我国传播艾滋病犯罪的现状分析

1.1.2 我国传播艾滋病犯罪的特点

1.2 我国传播艾滋病犯罪的原因及危害

1.2.1 我国传播艾滋病犯罪的原因

1.2.2 我国传播艾滋病犯罪的危害

第二章 域外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考察及借鉴

2.1 大陆法系国家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考察

2.1.1 俄罗斯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

2.1.2 日本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

2.2 英美法系国家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考察

2.2.1 英国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

2.2.2 美国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

2.3 其他国家或地区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考察

2.4 域外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经验的总结与借鉴

第三章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的现状及问题

3.1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的现状

3.1.1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实体法规制现状

3.1.2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程序法规制现状

3.2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3.2.1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实体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3.2.2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程序法规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的完善路径

4.1 完善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的基本思路

4.1.1 提升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地位

4.1.2 明确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规制的基本原则

4.1.3 建构传播艾滋病犯罪的刑事政策

4.2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法规制的完善

4.2.1 增设传播艾滋病罪

4.2.2 完善刑事制裁制度

4.3 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刑事诉讼法规制的完善

4.3.1 侦查与公诉程序的完善

4.3.2 审判程序的完善

4.3.3 执行程序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传播艾滋病犯罪是一类常见且高发的艾滋病人犯罪,是艾滋病人将艾滋病(或病毒)通过各种方式传染给他人,从而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或者危害社会安全的犯罪。在我国社会转型期,这类犯罪搭乘经济和社会发展快车而来,近年来呈现上升趋势。传播艾滋病犯罪以性传播和血液、血液制品传播为主途径完成,且具有诸多行为表现形式。我国有关艾滋病的法律、法规和管控制度不甚完善,使得这类犯罪通常滋生于毒品、卖淫、嫖娼等艾滋病高危领域,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以及个人生命健康均具有严重的危害性。  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在世界各国均有现实危险,故多个国家和地区将其纳入刑事规制范畴,主要有“独立成罪”和“非独立成罪”两种立法模式。而且,这两种立法模式在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之间处于交叉、重合的运用状态。独立成罪模式是指在刑法当中设置独立的传播艾滋病罪,对传播艾滋病行为作出特别规定;非独立成罪模式则是通过现有犯罪来评价传播艾滋病的行为,并根据具体案情裁量刑罚。两种模式虽各有利弊,但其立法范本和法治经验对完善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均具有可鉴之处。  在我国,传播艾滋病行为主要以传播性病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4个犯罪定罪量刑,当然也可能成为强奸罪、猥亵罪等其他犯罪的刑罚裁量因素。然而,将传播艾滋病行为挂靠在现有犯罪下。不仅难以实现刑罚目的,且在实务操作当中会引发诸多争议。此外,艾滋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罪犯在刑事诉讼程序当中通常被视为严重疾病患者,刑事羁押和收监执行的适用率过低,并不能抗制其人身危险性,也不能取得相应的执行效果。  我国应当从设立独立的传播艾滋病罪和特殊的刑事诉讼程序两个维度深化传播艾滋病行为的刑事规制。为了确保完善思路延续,应当贯彻和遵守明确性、预防性、综合性和程序性等基本原则,及时制定传播艾滋病犯罪基本刑事政策。将宏观政策指导转变成真正的制度力量,不但要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传播艾滋病行为是犯罪,增设传播艾滋病罪并匹配刑事制裁措施,而且要在刑事诉讼各个阶段完善相关制度,保证社会保护和人权保障两大刑法价值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