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藏拉萨-泽当一带的构造特征及地质演化
【6h】

西藏拉萨-泽当一带的构造特征及地质演化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摘 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大地构造背景

2.3 研究区地层概况

2.3.1 古—中元古代

2.3.2 新元古代—寒武纪

2.3.3 二叠纪地层

2.3.4 三叠纪地层

2.3.5 侏罗纪地层

2.3.6 侏罗纪—白垩纪地层

2.3.7 白垩纪地层

2.3.8 古近纪—新近纪地层

2.3.9 第四纪地层

第三章 研究区沉积建造及构造变形相

3.1 研究区沉积建造

3.1.1 工布江达—察隅褶皱带

3.1.2 冈底斯—拉萨岩浆弧

3.1.3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

3.1.4 康马—隆子褶冲带

3.2 研究区构造变形相及构造变形相序列

3.2.1构造变形相

3.2.2 构造变形相序列

第四章 区域各构造形迹特征

4.1 工布江达—察隅褶皱带(Ⅰ1)

4.2 冈底斯—拉萨岩浆弧(Ⅰ2)

4.3 雅鲁藏布江结合带(Ⅱ)

4.4 康马—隆子褶冲带(Ⅲ1)

4.5 新构造运动

第五章 地质构造演化

5.1 陆壳基底生成发展阶段

5.2 古特提斯洋盆形成演化阶段

5.3 新特提斯洋盆形成发展阶段

5.4 陆壳改造-高原隆升阶段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拉萨-泽当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中南部,该区域北部在冈底斯-念青唐古拉陆块、南部在喜马拉雅陆块、中间跨越雅鲁藏布江结合带,具有“两块夹一带”的构造格局,由于冈瓦纳古陆自泛非运动以来的地质构造演变,本区构造(层次、变形相、样式、组合)复杂多样,并且具有较为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从而成为研究陆内汇聚、板块运动以及探讨高原隆升的理想场所。  研究认为,区域具有“南北分带”构造格架和复杂的断裂系统。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和活动论观点,将测区大致以北至南划分为工布江达—察隅褶皱带(Ⅰ1)、冈底斯—拉萨岩浆弧(Ⅰ2)、雅鲁藏布江结合带(Ⅱ)、康马-隆子褶冲带(Ⅲ1)等4个构造单元,各构造单元之构造形迹分别受构造变形相、动力学机制及岩层能干性等多因素控制,各构造单元在构造形迹规模大小、构造样式、构造组合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构造线方向总体表现为以东西向为主,伴有北西、北东和近南北向。  本文通过利用造山带综合地层学、构造地质学、岩浆动力学、盆山耦合、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多种手段,合理采用编图和填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地质数据更新,实现编图地区资料的数字化、系统化、规范化,确定该区域的构造机制及演化规律,解决存在的一些重大地质问题。对各单元物质建造与改造的深入研究,建立了测区沉积和变形事件序列,并归纳出4个阶段的地壳演化模式,即陆壳基底生成发展阶段;古特提斯洋先伸展后俯冲消减闭合的构造演化阶段;新特提斯洋盆伸展-消减-收缩阶段;陆-陆碰撞、高原隆升阶段。再现了测区自晚古生代以来新特提斯洋形成、发展与消亡的地质构造演化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