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6h】

股骨干骨折术后愈合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英文缩略表

引 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1.1 病例筛选

1.1.2一般资料

1.1.3手术方法

1.1.4术后处理

1.1.5骨折临床愈合标准

1.1.6观察指标及信息采集

1.1.7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骨折愈合情况

1.2.2影响骨折愈合的单因素分析

1.2.3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后退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

1.3 讨论

1.3.1骨折类型与骨折不愈合的关系

1.3.2负重时间与骨折不愈合的关系

1.3.3骨折分型与骨折不愈合的关系

1.3.4其他骨折不愈合的危险因素

1.3.5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第2章 综述: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

2.1患者相关因素

2.1.1年龄

2.1.2基因

2.1.3全身性疾病

2.1.4其他

2.2环境相关的因素

2.2.1吸烟

2.2.2药物治疗

2.2.3饮酒

2.2.4 氧张力

2.3 骨折相关因素

2.3.1骨折部位血运及软组织破坏程度

2.3.2骨折类型

2.3.3骨折断端的接触

2.4治疗相关因素

2.4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致谢

导师简介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并予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病例和随访资料,探讨影响股骨干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指导和试验依据。  方法:通过病历查阅、电话和门诊随访筛选自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并接受手术治疗的股骨干骨折患者,排除双侧骨折、同侧有既往骨折病史、患有严重的骨代谢疾病、术前曾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及随访资料不完整的病例。记录纳入病例的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骨折分型、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信息。术后负重时间在12周以后的病例定义为延迟负重。术后8~12个月出现断端骨化、髓腔封闭、假关节形成等不愈合现象,需经二次手术治疗者定义为不愈合病例,对确定为延迟愈合并经二次手术治疗的患者均列入不愈合病例。采用 Fisher’s确切概率法分析年龄、性别、骨折侧别、骨折类型、骨折分型、合并疾病、手术方式、术后负重时间等是否为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对以上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本组共收集167例股骨干骨折患者,男性145例,女性22例。年龄17-68岁,左侧股骨干骨折98例,右侧股骨干骨折69例。开放性骨折35例,闭合性骨折132例。简单骨折88例,楔形骨折36例,粉碎性骨折43例。髓内钉固定132例,钉板系统固定35例。  2.骨折愈合情况:在所有成功随访的167病例中,156例患者达到骨折一期愈合,1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愈合率93.4%,骨折不愈合发生率6.6%。  3.影响骨折愈合的单因素分析:经卡方检验筛选,骨折类型、骨折分型、术后负重时间三个变量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及延迟负重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较低。年龄、性别、骨折侧、复合伤、合并疾病、内固定方式等因素统计结果无统计学意义。  4.各因素影响骨折愈合的后退逐步logistics回归分析:骨折类型(开放性骨折)、延迟负重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其他因素以后,开放性骨折病例发生不愈合的风险是闭合性骨折病例的3.853倍;延迟负重病例发生不愈合的风险是早期负重病例的4.127倍。粉碎性骨折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开放性骨折及延迟负重是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不利因素,而粉碎性骨折是否为股骨干骨折愈合的不利因素尚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