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刀松解竖脊肌筋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6h】

针刀松解竖脊肌筋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1.1 病名

1.1.2 病因病机

1.1.3 治疗

1.2 西医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1.2.1 病因病理

1.2.2 治疗方法

2 临床研究

2.1 临床资料

2.1.1 病例选择

2.1.2 强直性脊柱炎的西医诊断标准

2.1.3 强直性脊柱炎的整体组制定的标准功能分级及评分标准

2.1.4 纳入标准

2.1.5 排除标准

2.1.6 剔除病例标准

2.1.7 脱落病例标准

2.2 治疗方法

2.2.1 针刀治疗

2.2.2 疗程

2.2.3 观察指标

2.2.4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2.2.5 资料统计方法

2.2.6 治疗结果

2.2.7 典型病例

3 讨论

3.1 AS腰背部疼痛的机制分析

3.2 竖脊肌及筋膜与脊柱功能的关系

3.2.1 竖脊肌及筋膜

3.2.2 竖脊肌损伤的病理改变

3.3 针刀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3.3.1 针刀医学对软组织损伤的界定

3.3.2 针刀医学关于骨质增生的新的病理学理论

3.4 “针刀治疗性损伤-免疫修复-恢复力学平衡”假说

3.4.1 针刀微创治疗性损伤

3.4.2 免疫修复

3.4.3 恢复力学平衡

3.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主要研究针刀松解竖脊肌筋膜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设立探讨针刀微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的临床机制,针刀微创如何缓解疼痛和发僵,控制或减轻炎症,如何防止脊柱或关节变形。寄希望本课题能够为临床运用针刀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参考依据及理论支撑。  方法:采用同个体的自身前后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治疗半年,记录治疗前后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CRP、ESR、指地距、枕墙距、胸廓活动度、schober试验、脊柱痛、BASFI、病人总体评价等。  结果:(1)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脊柱疼痛症状VAS评分较治疗前缓解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关节与脊柱活动范围较治疗前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BASFI较治疗前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治疗后疗效优于治疗前(P<0.05)。  结论:本临床研究表明,针刀松解竖脊肌筋膜治疗AS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疼痛、僵硬不适症状,而且在改善患者的功能及矫正畸形方面疗效独特,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