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6h】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研究——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文献综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现有研究成果评价

第一,对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变阶段的划分,并未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通过综述国内相关研究可以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核心概念界定

1.5.1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

1.5.2 演变机制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制度变迁理论

2.1.1 制度的定义

2.1.2 制度的构成及其作用

2.1.3 制度变迁的机理

2.2 制度变迁理论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2.2.1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本质上是一种教育制度

2.2.2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特征是效率至上、国家主导与价值认同

2.2.3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过程是从制度的非均衡到均衡的循环

2.2.4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是各制度要素的运作方式

第三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

3.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政府关注度分析

3.1.1 研究文本的选取

3.1.2 关键词的提取

3.1.3 政府关注度的测量

3.1.4 政府关注度的分析结果

3.2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变的阶段划分

3.2.1 着重提高教学质量阶段:“重点大学”建设时期

3.2.2 教学与科研并重阶段:“重点大学”建设后期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时期

3.2.3 重点提升科研水平阶段:“211工程”和“985工程”

3.2.4 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阶段:“2011计划”

3.2.5 教学与科研的卓越发展且教学核心地位的回归阶段:“双一流”建设战略

第四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

4.1 政策变迁的主体

4.1.1 政策变迁方向的塑型者:党政领导人与中央政府

4.1.2 政策变迁的推动者: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

4.1.3 政策变迁的直接受益者:国家与重点高校

4.1.4 政策变迁主体间的“协作共赢”

4.2 政策变迁的动力:国家利益与国家发展

4.3 政策变迁的路径:渐进性制度变迁

诺斯将制度变迁的过程分为渐进性变迁和突变性变迁,其中:渐进性变迁的制度创新来自于统治者;突变性变迁的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过程中的稳定性体现在政策价值导向的稳定。在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推行之

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发展过程中的渐变性则表现在政策目标、政策任务与政策内容方面。稳定的政策理念并

4.4 政策变迁的模式:强制性制度变迁

4.5 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

在寻找制度变迁模式差异的形成原因和低效率制度存在的原因时,诺斯发现,“路径依赖”是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

4.5.1 多层固化: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具体表现

4.5.2 制度障碍: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中路径依赖的形成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变机制的

影响分析

5.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变机制的积极影响

5.1.1 保证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稳健发展

5.1.2 促进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高效落实

5.1.3 确保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连续性

5.1.4 推动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不断创新

5.2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演变机制的消极影响

5.2.1 政策变革的民主参与机制缺失

5.2.2 政策深层次改革的乏力

5.2.3 政策变迁的互动渠道受阻

第六章 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革的经验与启示

6.1 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改革方向

6.1.1 从政府主导到民主协商机制的构建

6.1.2 从微变调适到循序渐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6.1.3 从“自上而下”的政策程序到持续互动渠道的疏通

6.1.4 从注重政策变革成本到强调成本——收益的转变

6.2 改革与完善中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建议

6.2.1 构建“政府——中间组织——高校”的立体化管理模式

6.2.2 完善并严格落实“进出有序”的动态竞争机制

6.2.3 健全“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机制

6.2.4 实施以政策效益为中心的全面政策评估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基本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7.2.1 本研究的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 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 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全球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高等教育的卓越发展成为各国(地区)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路径。新中国成立以来,肩负着支援社会经济建设使命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已历经六十多年的变迁,系列重点建设政策的推行虽为国家发展提供了持续充足的动力,但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当前,正值我国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实施初期,研究如何避免过去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发展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后续政策的顺利高效推进极为重要。基于此,本文借助制度变迁理论的分析框架,在运用政策文本分析法对建国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历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挖掘重点建设政策的变迁机制,以探讨新时期如何更科学有效地推进相关政策的变革。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制度变迁理论以哈耶克、奥尔森、诺斯和青木昌彦为代表,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当属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框架由制度变迁的主体、变迁动力、变迁路径、变迁模式以及路径依赖五个部分构建而成,旨在探讨制度变迁的内在机理。本文借助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框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进行分析后发现:第一,党政领导人与中央政府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方向的塑型者;地方政府与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的推动者;国家和重点高校则是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的直接受益者。与此同时,各变迁主体之间存在着“协作共赢”的关系。第二,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的动力是国家利益与国家发展。第三,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的路径是渐进性变迁。第四,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变迁模式体现出了强制性变迁的特征。第五,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重点政策的发展已呈现出了身份、利益和“自上而下”观念固化的路径依赖,而形成路径依赖的根源则在于初始制度的选择、内在制度的约束和配套制度的缺失所造成的制度障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对政策发展所带来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中,积极影响表现在:政府主导保障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稳健发展、国家利益与国家发展的变迁动力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高效落实、渐进性变迁的路径确保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连续性、强制性变迁的模式则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不断创新;消极影响则体现在:政府主导与国家利益的驱动,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革的民主参与机制缺失;渐进性变迁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深层次改革的乏力;强制性变迁模式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迁中的互动渠道受阻;路径依赖则造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变革中的低成本偏好。  为消除新中国成立以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演变机制对后续政策发展所造成的阻碍,未来的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改革方向应是:从政府主导到民主协商机制的构建、从微变调适到循序渐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从“自上而下”的政策程序到持续互动渠道的疏通以及从注重政策变革成本到强调成本——收益的转变。同时,应从以下具体方面入手对我国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进行改革与完善:构建“政府——中间组织——高校”的立体化管理模式、完善并严格落实“进出有序”的动态竞争机制、健全“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机制以及实施以政策效益为中心的全面政策评估。

著录项

  • 作者

    常乔丽;

  •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 授予单位 兰州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包水梅;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