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研究
【6h】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目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自媒体与公民传播伦理的理论概述

2.1 崛起的自媒体

2.1.1 自媒体的产生及发展

2.1.2 自媒体的内涵和特征

2.1.3 自媒体积极作用

2.2 传播伦理

2.2.1 伦理

2.2.2 大众传播伦理

2.3 公民传播伦理

2.4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

第3章 从精英传播到公民传播

3.1 媒介发展与传播伦理变迁

3.2 前大众传播时代:精英传播伦理

3.2.1 农业时代的小众生产小众传播

3.2.2 前大众传播时代的精英传播伦理

3.3 大众传播时代:职业传播伦理

3.3.1 工业时代的小众生产大众传播

3.3.2 大众传播时代的职业传播伦理

3.4 自媒体传播时代:公民传播伦理

3.4.1 信息时代的大众生产大众传播

3.4.2 自媒体时代的公民传播伦理

第4章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表现

4.1 自媒体成为散布谣言和虚假不良信息的集散地

4.1.1 散播谣言

4.1.2 传播虚假信息

4.1.3 散布三俗等不良信息

4.2 自媒体成为泄露隐私谩骂他人的工具

4.2.1 泄露个人隐私

4.2.2 谩骂攻击他人

4.3 自媒体成为不受约束的营销利器

4.3.1 传播虚假不实广告

4.3.2 出卖粉丝和关系

4.4 自媒体成为个人或群体发泄的自留地

4.4.1 发泄社会怨气

4.4.2 制造社会恐慌

4.5 自媒体成为娱乐狂欢的舞台

4.5.1 无节制展示私生活

4.5.2 无底线恶搞

第5章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的主要原因

5.1 社会原因

5.1.1 社会转型期公民的社会心态变化

5.1.2 社会转型期道德滑坡现象的负面示范

5.1.3 法律条例不完善

5.2 技术原因

5.2.1 网络虚拟社会的独特结构

5.2.2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

5.3 教育原因

5.3.1 家庭教育的缺位

5.3.2 学校教育的缺位

5.3.3 社会教育缺位

5.4 个体原因

5.4.1 新媒体传播观念落后

5.4.2 新媒体素养不足

第6章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的影响

6.1 不利于良好公共道德秩序建设

6.2 不利于有序政治参与

6.3 不利于良好社会心态培养

6.4 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建立

6.5 影响公民正确的娱乐价值取向

第7章 自媒体时代公民传播伦理建设

7.1 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

7.2 加强与完善自媒体法律法规建设

7.3 提高公民传播伦理意识

7.4 加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

7.5 加强技术对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规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进步。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不仅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使公民有了自由表达的话语空间,还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公民传播的积极性,拓展了他们利益诉求的传播渠道。虽然自媒体时代给公民带来诸多便利,但公民进行传播活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传播伦理失范给公民、社会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当下我国针对网络传播伦理失范的研究集中于对媒体及媒体从业者等的研究,对于自媒体时代数量多、活跃度高的传播主体——公民的研究却十分少见。所以,本文以自媒体时代公民的传播伦理失范为研究核心,从公民传播行为中表现出的传播伦理失范的现象,探讨产生失范的原因、影响,提出相关建设意见。  我国网络传播现状令人堪忧,公民传播伦理的失范现象随处可见,本文分析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现象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自媒体当成散布谣言和虚假不良信息的集散地;把自媒体当成泄露隐私谩骂的集散地;把自媒体当成不受约束的营销利器;把自媒体当成发泄的自留地;把自媒体当成狂欢的舞台。自媒体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放大了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就此分析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的原因:一是从社会进程分析。社会的转型多变,法律制度不全面以及道德滑坡的负面示范,刺激公民健康心态的消极转变。二是从技术变革分析。网络技术推动自媒体产生带来便利,但网络的虚拟等特点又为公民的失范提供可能性。三是从整体教育环境分析。社会、学校、家庭没有过多重视公民思想意识的教育,从思想和行为上对公民的媒介教育以及道德教育缺少针对性培养。四是从公民自身分析。公民个人新媒体传播观念及新媒体素养的落后,直接影响公民传播能力的不足,也将导致公民传播伦理的失范。  由此,本文根据分析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的现象与成因,进一步分析失范产生的影响:不利于良好公共道德秩序建设,不利于有序的政治参与,不利于良好社会心态的培养,不利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以及影响了公民正确的娱乐价值取向。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现实状况,提出在自媒体时代规范、引导公民传播伦理失范的措施:培育公民健康的社会心态;加强与完善自媒体法律法规建设;培养和提高公民传播伦理意识;加强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加强舆论引导;加强技术对网络伦理失范问题的规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