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边缘空间行为激发及相关城市设计应用研究
【6h】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边缘空间行为激发及相关城市设计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1.3相关研究综述

1.4 课题来源与基础概念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与结构

2 基础研究:空间行为与行为心理

2.1 时间、空间与行为

2.2 空间生产到行为生产

2.3 空间行为心理研究

2.4小结

3 特定空间: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边缘城市空间

3.1 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

3.2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边缘空间

3.3 站点影响域边缘的类型

3.4 小结

4 特性分析:影响域边缘空间行为调研与分析

4.1 调研与分析说明

4.2 调研与分析工具

4.3 调研与分析过程

4.4 小结

5 互动关联:行为激发机制与城市设计策略

5.1 心理距离与空间影响因素

5.2 影响域边缘行为激发机制

5.3 影响域边缘城市设计策略

5.4 小结

6 设计应用:影响域边缘行为激发的相关城市设计应用

6.1 基础调研

6.2 分析研究

6.3 概念设计

7 结 语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创新点

7.3 后续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要求,轨道交通已成为解决城市公共交通问题的重要对策之一。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的影响逐渐凸显,而城市空间如何响应轨道交通的影响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轨道交通系统在逐步融入城市空间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空间、新现象和新规律,特别是轨道交通综合接驳行为已成为关联其他相应城市空间的关键,与城市交通整体效能和城市空间品质紧密相关。  轨道交通“站点影响域”是受轨道交通影响下的特定城市空间,是研究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相互关系的空间基础,已有相应论述。“影响域边缘”是轨道交通相关行为发生的临界区域,是对“站点影响域”概念的拓展。行为规律作为空间状态的反应,研究行为的产生和激发可以更好的支持空间设计。相对于“影响域核心”,“影响域边缘”有着自身的空间特性和行为规律,有着更大的空间价值和行为激发潜力,关系到轨道交通的影响范围及周边城市空间的品质,对于城市空间的优化有着重要意义。  论文通过聚焦站点影响域边缘的特定城市空间,研究该空间范围内的若干行为规律和影响因素探究行为的激发机制,为相应城市空间优化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论文研究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体思路,遵循“基础研究——特定空间——特性分析——互动关联——设计应用”的技术路线,紧密围绕着五个关键内容及步骤展开:  (1)在“空间—行为”为基础研究中,重点关注“心理”的研究维度,从对环境的感知空间心理,到影响决策的的行为心理,建立起空间与行为的内在联系。结合时空间地理学、心理学、环境行为学等多学科综合分析,研究心理距离和路径选择在轨道交通特定行为中的体现,将轨道交通的单一接驳行为拓展到与其紧密相关的一系列行为的集合,与周边的城市空间进行链接。  (2)通过分析国内外代表性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情况及相关数据,研究轨道交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从边缘的释义及边缘空间的特性入手,聚焦到影响域研究中被忽略的“影响域边缘”空间。用类型学的方法将影响域边缘类型进行分类,从简单的单个站点拓展到毗邻站点再到多线路多站点的复杂情况,探索影响域边缘空间的特性。  (3)将影响域边缘的类型与现实的城市空间进行结合,鉴于重庆相对复杂的地形条件、高密度的城市状态和极具代表性的轨道交通发展水平,将重庆轨道交通作为重点调研的对象。选取重庆代表性的站点及周边城市空间进行调研,通过资料收集、实地观察、数据收集以及数字工具的应用,对轨道交通影响下特定城市空间和特定行为的特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4)空间影响和行为激发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除了满足正常的步行心理需求之外,轨道交通站点和接驳路径选择受到多个环境因素的叠加影响。对站点的“心理距离”的感知是乘坐轨道交通出行的人选择站点和接驳行为发生的前提,也是影响域行为激发和影响域边缘空间活力提升的关键要素。通过实地调研和对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影响域边缘步行行为心理与空间影响因素,建立行为激发机制与城市空间设计之间的关联。  (5)通过建立三个层次的行为激发机制和对与轨道交通相关城市设计案例的分析,研究基于行为激发的站点影响域边缘城市设计策略。以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曾家岩站点周边的城市空间为例,分别以上清寺地块、人民支路地块和人民广场地块分别对点状、线状和面状的影响域边缘类型进行概念性微观城市设计,对行为激发机制与城市设计策略进行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揭示了影响域边缘城市空间特征和行为规律,建立了空间影响与行为激发的内在联系,对不同类型影响域边缘城市空间提出了优化设计策略,促进轨道交通影响下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和城市的精细化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