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 绪言

2.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概念及历史考察

3.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分析

4. 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对策——制度设计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产生了一个失去土地却又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从而游离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新的社会困难群体——失地农民。随着失地农民的规模日益扩大,传统的保障方式不能适应失地农民的需求。在各级政府的日益重视下,各地纷纷试行针对保障失地农民利益的一些制度政策,取得一些成效。然而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失地农民问题,一个兼顾失地农民当期生活保障、能力建设与未来生活保障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势在必行。这一制度的设计应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制度中应当包括失地农民的当期生活保障,就业保障,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与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失地农民基本医疗、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制度,以及其他配套措施等等。   在绪言部分,本文以城市化进程中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的现状为出发点,提出了建立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接着又全面系统地综述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思路方法。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从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相关概念、历史考察及现状分析三个方面对此问题展开初步分析。接下来,回顾建国以后我国土地补偿政策法规,探讨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阶段特征和经验教训。然后又分析了当前我国失地农民安置补偿方式的利与弊。   作为本文重点的第四部分,从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的理论依据出发,提出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和共享的基本理念;兼顾公平和效率,政府主导和集体、个人为辅,物质和精神全面发展,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大原则;以及建立城乡统筹的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元化的失地农民医疗保障制度,建立适当水平的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提升失地农民素质的就业培训和社会服务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相关配套制度五项内容对策;最后分析了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需妥善处理的三大关系。通过以上相关论述,以期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这也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和最终目的。

著录项

  • 作者

    孟祥梅;

  • 作者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高宜新;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对策;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