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最小孩子年龄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
【6h】

最小孩子年龄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基于CLDS数据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框架、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框架

1. 2.3 研究方法

1.2.4 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2.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家庭生育理论

2.1.2 个体劳动力供给理论

2.1.3 家庭劳动力供给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文献综述

2.2.2 国内文献综述

2.2.3 文献评述

3.我国女性劳动参与和生育现状

3.1 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现状

3.1.1 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与男性劳动参与率的对比

3.1.2 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的对比

3.1.3 我国女性劳动力占比变动趋势

3.1.4 我国女性就业人员年龄构成

3.1.5 我国女性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构成

3.1.6 我国女性就业人员就业身份构成

3.2 我国女性生育现状

3.2.1 我国女性生育数量和生育率现状

3.2.2 我国女性各年龄段生育数量和生育率现状

3.2.3 我国城乡女性生育数量和生育率现状

4.计量模型、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4.1 计量模型

4.2 数据来源

4.3 变量选择

5.实证结果分析

5.1 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基准研究

5.2 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稳健性检验

5.3 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城乡异质性

6.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中国人口发展正处于重大的转折期。2018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16658万,占总人口的11.9%,中国已加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与此同时,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总计减少了2600多万人。为缓解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和劳动年龄人口加速减少带来的人口危机,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放开计划生育。然而,在实施二孩政策后,我国并没有出现预期的生育高峰。一方面是不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另一方面是持续走低的生育率,中国劳动人口负增长的时代已经到来,这意味着中国劳动力供给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人口生育政策的调整是增加劳动力供给的长期且根本的措施,但研究如何激活现有劳动力存量,提高劳动参与率,形成短期有效的劳动力供给增量,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市场变化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劳动参与率的逐渐下降,且女性劳动参与率较男性下降地更快。已有大量学者在关注并研究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的劳动参与决策与其家庭责任往往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其中母亲这一角色在女性家庭责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主要体现为生育和照料孩子的压力往往由女性承担。养育孩子带给女性的压力取决于很多因素,最小孩子的年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本文将依据CLDS2014年和2016年的数据,基于个体微观角度,实证考察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阶段性影响。因此,本文利用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hina Labor-force Dynamics Survey,简称CLDS)2014年和2016年的微观数据,采用线性概率模型实证考察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阶段性影响,并对我们的主要结论做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然后探讨了最小孩子年龄对不同特征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最后对我们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并讨论政策建议。  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实证结果表明:相比于最小孩子年龄在23岁及以上的女性,最小孩子处于0-3岁年龄段时会显著降低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表明新的生育行为会加剧已婚女性就业与家庭的矛盾。另一方面,最小孩子年龄在4-12岁、13-18岁、19-22岁时都会显著提高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且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率会在最小孩子年龄处于13-18岁时达到最高。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最小孩子年龄对已婚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不仅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在经济意义上也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