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外税收协定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研究
【6h】

中外税收协定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常设机构原则的内涵

第一节 常设机构的起源、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常设机构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常设机构原则的核心内容

第二章 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的一般规则

第一节 国际税收协定范本对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定义

第二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对传统常设机构基本特征的突破

第三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中外税收协定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的规则及其缺陷

第一节 中外税收协定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的规则

第二节 中外税收协定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缺陷

第三节 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存在缺陷的原因

第四章 我国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完善

第一节 我国认定劳务型常设机构的宗旨和目标

第二节 完善我国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常设机构一语最初被用于税法领域是出于避免双重征税的目的。《OECD范本》和《联合国范本》第5条均对常设机构作出了一般性定义,指企业进行全部或者部分营业活动的固定场所。此定义揭示了常设机构的三个基本特征:时空上的固定性、企业与固定场所间的联系性以及企业开展活动的营业性。随着世界经贸方式的不断发展,常设机构的类型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场所型常设机构,出新了几种新型的常设机构,其中就包括劳务型常设机构。两个国际税收协定范本中均对场所型、工程型以及代理型常设机构作出了明确的定义,但《OECD范本》未对劳务型常设机构作出规定,为弥补《OCED范本》在此方面的缺失,《联合国范本》在第5条第3款中增设了劳务型常设机构条款。  劳务型常设机构作为常设机构的种类之一,同样具备传统场所型常设机构的基本特征,但在固定性、联系性以及营业性的某些层面要对场所型常设机构有所突破,而且劳务型常设机构还具有独特的“劳务”因素。因此,在对劳务型常设机构的认定中,劳务人员、劳务活动以及时间期限是认定的三个基本要素,尤其是对时间期限的认定,直接关系到劳务型常设机构的成立与否。  在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有关劳务型常设机构的条款是我国从资本与技术输入国的国情出发,并在遵循《联合国范本》的基础上制定的。然而,为了适应各国的国情及实践的发展,我国在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中对劳务型常设机构作出的规定不尽相同,在对劳务人员、劳务活动、“同一项目或相关联项目”以及时间期限进行认定时并未使用统一的规则。而且,由于国际规则混乱、国内立法缺失以及我国税收协定谈判文本内容陈旧,中外税收协定中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规则存在着与传统场所型常设机构的区分不明、劳务人员的界定标准模糊以及时间期限的计算缺乏依据等缺陷。我国要在坚持税收公平原则、税收中性原则以及税收效率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劳务型常设机构认定的法律框架。除此之外,还要制定本国的税收协定范本,并在其中设置专门的劳务型常设机构条款。

著录项

  • 作者

    魏雨晨;

  • 作者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授予单位 安徽财经大学;
  • 学科 国际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永伟;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常设机构,认定规则,税收协定;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