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
【6h】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及当代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文献简评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感恩

1.3.2 精神

1.3.3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实施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设计与实施

第2章 感恩精神的源流与本质

2.1 感恩精神的源流

2.1.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感恩精神的思想

2.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感恩精神的思想

2.1.3 西方关于感恩精神的思想

2.2 感恩精神的内涵与外延

2.2.1 感恩精神的内涵

2.2.2 感恩精神的外延

2.3 感恩精神的本质

第3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实质与特色

3.1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

3.1.1 饮水思源 知恩图报

3.1.2 感恩奋进 力行报恩

3.1.3 传承精神 施恩于人

3.2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实质

3.2.1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

3.2.2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体现

3.3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特色

3.3.1 情感性

3.2.2 激励性

3.2.3 凝聚性

3.2.4 传承性

第4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成因

4.1 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4.1.1 党和国家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对灾区人民的关怀

4.1.2 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关怀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4.2 社会各界的同舟共济

4.2.1 团结一致,与灾区人民心手相连

4.2.2 顽强拼搏,与灾区人民生死相依

4.2.3 无私奉献,与灾区人民守望相助

4.3 灾区人民的自立自强

4.3.1 自救互救,困难面前不低头

4.3.2 奋发向上,勇敢前行

第5章 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当代价值

5.1 灾区人民感恩精神是拥护党的领导、融洽军民关系的精神支撑

5.1.1 有利于灾区人民拥护党的领导

5.1.2 有利于促进军民关系融洽

5.2 灾区人民感恩精神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彰显

5.2.1 增强了灾区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

5.2.2 提升灾区人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

5.3 灾区人民感恩精神是助力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5.3.1 有利于灾区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5.3.2 有利于灾区的经济发展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在党和国家,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灾区人民渡过了艰难时期,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他们始终心怀感恩,砥砺奋进。通过对灾区人民感恩精神以及当代价值的研究,弄清楚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实质、特色、形成原因及在当代的价值,有利于弘扬感恩精神,发挥感恩精神在个人成长以及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采取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3名亲历过汶川特大地震的灾区人民进行深度访谈,获得了丰厚的一手资料。然后遵循扎根理论的研究范式,运用Nvivo11软件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建构出了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表征、实质、特色及形成原因,总结出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发现: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表现为:一,饮水思源,知恩图报;二,感恩奋进,力行报恩;三,传承精神,施恩于人。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具有情感性、凝聚性、激励性以及传承性的特色。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实质上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体现。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形成原因是:一,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的关怀;二,社会各界的同舟共济;三,灾区人民的自立自强。  在总结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表征、实质、特色、形成原因的基础之上,探究了汶川特大地震灾区人民感恩精神的当代价值。第一,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是灾区人民拥护党的领导,促进军民关系融洽的精神支撑。第二,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伟大彰显。第三,灾区人民的感恩精神是助力灾区发展的精神动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