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
【6h】

铜矿物的晶体化学基因特征及浮选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基因矿物加工工程概述

1.2矿物晶体化学的研究现状

1.2.1矿物晶体化学概述

1.2.2矿物晶体结构与缺陷

1.2.3矿物表面断裂键性质

1.2.4矿物表面能

1.2.5矿物表面润湿性

1.2.6矿物表面吸附性

1.3铜矿浮选研究现状

1.3.1铜矿浮选工艺

1.3.2铜矿浮选药剂

1.3.3铜矿浮选理论

1.4选题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试验材料和研究方法

2.1试验原料与制备

2.2试验试剂和设备

2.3试验与检测方法

2.3.1浮选试验

2.3.2X射线衍射分析

2.3.3Zeta电位测试

2.3.4红外光谱分析

2.3.5吸附量测试

2.3.6接触角测量

2.3.10 Material Studio计算与模拟

第3章铜矿物晶体化学与表面性质基因研究

3.1.1黄铜矿的晶体结构

3.1.2斑铜矿的晶体结构

3.1.3赤铜矿的晶体结构

3.1.4孔雀石的晶体结构

3.1.5蓝铜矿的晶体结构

3.2铜矿物的晶体结构优化计算

3.3铜矿物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1黄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2斑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3赤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4孔雀石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3.5蓝铜矿的能带结构、态密度和Mulliken布居

3.4铜矿物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1黄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2斑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3赤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4孔雀石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4.5蓝铜矿晶面的表面能和断裂键

3.5铜矿物的表面元素

3.6铜矿物的溶解性

3.7铜矿物的表面电性

3.8铜矿物的表面润湿性

3.9铜矿物的基因特征

3.10本章小结

第4章铜矿物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的研究

4.1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1.1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

4.1.2铜矿物的天然可浮性与基因特征的关系

4.2不同捕收剂体系下铜矿物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的关系

4.2.1黄药类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2螫合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3丁铵黑药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4乙硫氮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5油酸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6十二胺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7组合捕收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2.8铜矿物在捕收剂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3不同调整剂体系下铜矿物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3.1硫化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2组合硫化剂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3水玻璃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4六偏磷酸钠对铜矿物可浮性的影响

4.3.5铜矿物在调整剂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4.1Ca2+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4.4.2Mg2+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4.4.3Fe3+对铜矿物的可浮性的影响

4.4.4铜矿物在金属离子下的可浮性与基因特征关系

4.5本章小结

第5章铜矿物的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1铜矿物分配系数与函数选择

5.2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5.2.1NaEX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的预测与验证

5.2.2NaBX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2.3丁铵黑药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2.4乙硫氮对混合硫化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混合铜矿物的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1NaIAX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2烷基羟肟酸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3.3硫化钠对混合铜矿物浮选函数模型预测与验证

5.4本章小结

第6章铜矿物可浮性的机理研究

6.1.2NaBX和Cu2+溶液化学分析

6.1.3NaBX作用铜矿物的红外光谱

6.1.4黄铜矿和斑铜矿的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

6.1.5NaBX对黄铜矿和斑铜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2 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机理研究

6.2.2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动电位测试

6.2.3NaIAX+DDA作用孔雀石的红外光谱分析

6.3硫化作用对于氧化铜矿物的表面影响

6.3.1硫化作用对氧化铜矿物的Zeta电位分析

6.3.2硫酸铵和硫化钠的溶液化学分析

6.3.3硫化后氧化铜矿物的SEM-EDS分析

6.4水玻璃对铜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分析

6.4.3水玻璃对于氧化铜硫化的SEM-EDS分析

6.5硫化铜矿物与氧化铜矿物相互作用研究

6.5.1DLVO理论公式

6.5.2黄铜矿与氧化铜矿物的相互作用力

6.5.3斑铜矿与氧化铜矿物的相互作用力

6.5.4硫化铜矿物与氧化铜矿物交互作用分析

6.6本章小结

第7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孙乾予;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矿物加工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印万忠;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S85S8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