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
【6h】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核心概念界定

1.劳动

2.价值观

3.劳动价值观

4.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

(三)相关研究综述

1.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综述

2.关于劳动观的研究综述

(四)基本思路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时代境遇

(一)新时代是依靠劳动实现美好生活的时代

1.通过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2.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3.通过创造性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时代

(二)新时代是弘扬劳动精神以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1.弘扬劳动精神的时代

2.传承工匠精神的时代

3.培育创新精神的时代

(三)新时代是劳动教育成为思政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时代

1.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

2.劳动教育的思政元素

3.思政教育的创新发展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依据

(一)理论基础

1.马克思恩格斯的劳动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理论

3.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

(二)理论借鉴

1.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

2.苏霍姆林斯基劳动教育思想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劳动精神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主要特征及主要内容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主要特征

1.实践性

2.创新性

3.职业引导性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主要内容

1.“劳动最光荣”的劳动价值观

2.“劳动最崇高”的劳动价值观

3.“劳动最伟大”的劳动价值观

4.“劳动最美丽”的劳动价值观

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实证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现状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问卷设计

2.调查对象选择和统计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成效

1.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认知方面

2.大学生对劳动价值选择方面

3.大学生对劳动价值践行方面

五、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育效果有待提升

2.培育措施有待加强

3.培育方式有待活化

4.培育环境有待优化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1.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方式的转变对大学生劳动价值观产生冲击

2.学校劳动教育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局限性

3.家庭劳动教育偏颇是“先天因素”

4.“网络原住民”弱化了高校劳动教育的可控性

六、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对策建议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基本原则

1.坚持“一个指导思想”原则

2.坚持“三结合”教育原则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具体路径

1.切实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育的全过程

2.开辟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网络阵地

3.拓展劳动价值观培育方法

4.形成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培育的合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梁丽圆;

  •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春逸;
  • 年度 202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71G27;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