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6h】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的整体性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研究

1.2.2 国内文献研究

1.2.3 简要评价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整体性治理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公共文化服务

2.1.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2.2 整体性治理理论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产生背景

2.2.2 整体性治理核心内涵

2.2.3碎片化解释性工具

第3章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现状分析

3.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表现

3.1.1 供给主体碎片化

3.1.2 供给方式碎片化

3.1.3 供给内容碎片化

3.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形成机理

3.2.1 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不顺

3.2.2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不到位

3.2.3 政府公共行政价值缺乏正确导向

第4章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个案分析--以L镇为例

4.1 L 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成就

4.1.1完善化的基础设施

4.1.2丰富化的文化活动

4.2 L 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分析

4.2.1供给主体分散化

4.2.2供给方式断裂化

4.2.3供给内容错位化

第5章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整体性治理路径

5.1 深化政府内部整合,健全文化管理体制

5.1.1 积极推进文化大部制改革

5.1.2 建立部门间协调机制

5.2 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

5.3 重构整合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价值导向

5.3.1 确立“公民需求”导向供给理念

5.3.2 建立高效的需求表达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访谈提纲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农村的经济发展亦得到快速发展,农民对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日益增强,对美好生活向往日益高涨,表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需求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丰富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但是当前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现象阻碍高质量文化需求目标实现,公民无法获得整体性的公共文化服务。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整体性治理理论是作为后新公共管理新型的政府治理模式,专门针对碎片化现状及棘手问题的治理实践。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作为分析框架,以碎片化作为解释性分析工具,从供给主体碎片化、供给方式碎片化和供给内容碎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问题。在理论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碎片化的形成机理进行分析阐述,包括政府文化管理体制不顺、政府文化管理职能转变不到位和政府公共行政价值缺乏正确导向,尔后以H省L镇作为个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的佐证分析,以此提升研究的客观性和实际性。最后,针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现状及形成机理提出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效供给的整体性治理路径,包括深化政府内部整合,健全文化管理体制;转变政府文化管理职能;重构整合农村文化服务供给价值导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