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6h】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 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文献述评

1.3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方法

1.4研究创新点

1.5概念界定与核心内涵

1.5.1新公共外交的发展历程和概念界定

1.5.2中国茶文化的概念界定和核心内涵

第2章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特点分析

2.1多元化主体联动传播茶文化

2.2高科技促进传播形式多样化

2.3交互化过程提升传播活跃度

2.4信息即时化加速传播效果显现

第3章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3.1政府主导下的传播行为依旧占据主要地位

3.1.1社交媒体成为茶文化传播新出口

3.1.2传统公共外交项目不断革新升级

3.1.3产业融合拓展茶文化传播新路径

3.2 茶企文化主体意识提升对外传播力度加大

3.2.1“一带一路”促进茶企文化传播

3.2.2“互联网+茶文化”模式逐步兴起

3.2.3新式茶饮打开茶文化传播新局面

3.3公众能动性增强成为茶文化传播有生力量

3.3.1新媒体意见领袖影响力不断深化

3.3.2基于强弱关系的个体间传播活跃

3.4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效果初显但仍待提升

第4章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问题及成因

4.1新公共外交视阈下茶文化对外传播存在的问题

4.1.1器物艺术与精神文化相割裂

4.1.2国家级新媒体运营模式粗放

4.1.3非政府组织固守传统公共外交形式

4.1.4中国知名国际级茶品牌缺失

4.1.5公民阶层参与度不足

4.2新公共外交视阈下茶文化对外传播问题的成因

4.2.1宏观因素

4.2.2微观因素

第5章 新公共外交视阈下茶文化对外传播的优化建议

5.1国家层面的优化建议

5.1.1增强茶文化教育及复合型人才培养

5.1.2坚持供给侧改革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

5.1.3战略选择“和”为精神层面文化切入点

5.2媒体层面的优化建议

5.2.1以全球倾听模式精细化运营新媒体

5.2.2加强机构合作提升海外传播能力

5.3企业层面的优化建议

5.3.1与时俱进激发茶文化新活力

5.3.2加强营销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5.3.3紧跟政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5.4非政府组织层面的优化建议

5.4.1整合资源打造国际化茶文化组织

5.4.2借助新媒体建设现代化传播阵地

5.5公众层面的优化建议

5.5.1培养跨文化传播技能提升公民参与度

5.5.2把握机遇充分发挥文化中介人作用

5.5.3借软身份和大众文化降低文化折扣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附录B 外国受众对中国茶文化基本认知调查问卷

附录C 茶文化相关人士访谈记录样本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化加剧,国家实力的比拼已经从上半场的“硬实力比拼”逐渐过渡到“软实力比拼”阶段。因此,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输出,树立正面的国家形象,不断提升国家软实力刻不容缓。中国茶文化是中国历史上最悠久的传统文化之一,是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绝佳载体。而通过新公共外交路径进行中国茶文化对外传播成为近年来对外输出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国家软实力,树立良好国家形象的创新举措。  本研究首先结合时代大环境以及中国茶文化、新公共外交的概念阐明了新公共外交视阈下对外传播茶文化具有多元化主体联动传播茶文化、高科技促进传播形式多样化、交互化过程提升传播活跃度、信息即时化加速传播效果显现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不同主体在新公共外交视阈下对外传播茶文化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政府主导下的茶文化对外传播行为依旧占据主要地位,但仍存在器物和艺术与思想层面的茶文化相割裂,国家级新媒体运营较为粗放等问题。企业的文化主体意识不断加强,对外传播的力度也在加大,但中国茶叶没有国际知名品牌的现状并未改变。在文化传播中有着独特优势的非政府组织在茶文化对外传播过程中没有及时把握住新公共外交的优势,新媒体运用的情况不容乐观,影响力极其有限。公民阶层作为新公共外交的新传播主体,在茶文化对外传播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无论是自媒体意见领袖还是普通公民,都有效助力了茶文化的对外传播。但仍然存在公民参与度不足的问题。另外,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目前茶文化通过新公共外交路径对外传播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得到了茶文化对外传播的效果初步显现但仍需提升的结论。  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进行了原因剖析,并结合访谈法给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政府要增强茶文化复合型人才培养,战略选择普世性内涵为传播切入点,完善茶叶标准化体系。媒体可以全球倾听模式精细化运营新媒体,同时加强与海外媒体机构的合作。对于企业而言,要紧跟政策、与时俱进、加强营销,打造世界知名的茶品牌。而非政府组织应打造国际化茶文化组织,同时提升新媒体应用的力度。公民阶层应学习跨文化传播技能提升传播参与度,特别鼓励粉丝阶层、侨胞以及留学生群体发挥其特殊作用。另外,自媒体人要积极借助软身份和流行元素创作大众茶文化,促进茶文化的对外传播。

著录项

  • 作者

    刘思含;

  • 作者单位

    湖南大学;

  • 授予单位 湖南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鲁佑文;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中国茶文化,新公共外交,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