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工智能:和平相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6h】

《人工智能:和平相处》(节选)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Background of the Project

1.2 Significance of the Project

1.3 Report Layout

Chapter Two Analysis of the Source Text

2.1 Analysis of the Contents

2.2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2.2.1 Lexical features

2.2.2 Syntactic features

2.2.3 Textual features

2.3 Summary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Process

3.1 Preparations

3.2 Guiding Theory in Translation

3.2.1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3.2.2 The Guiding Rol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in

Chapter Four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and Solutions

4.1 Difficulties in Translation

4.2 Solutions to the Difficulties

4.2.1 Lexical Level

4.2.2 Syntactic Level

4.2.3 Textual Level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5.1 Lessons Gained

5.2 Problems to Be Solved

参考文献

Appendix

A 翻译实践

B 术语表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篇翻译报告的源文本选自《人工智能:和平相处》一书的第二章到第七章。该书从理性主义者的视角对人工智能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人们如何理性对待人工智能。本报告选取的六个章节能传播最新科技、促进读者深入了解人工智能。  源文本属于信息文本,而信息文本的翻译既关注源语文本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又关注译入语读者的接受和反应。这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相呼应。因此,笔者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理论,根据源文本的特点,结合具体案例,从词汇、句式、篇章层面分析翻译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本报告的翻译难点主要涉及术语、新词的翻译,被动句、长难句的翻译,以及衔接关系的处理。为了实现原文与译文的功能对等,译者主要运用了顺译法、插入法、重组法等翻译方法。  本报告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章介绍翻译实践的背景和意义,第二章分析原文的内容与特点,第三章介绍译前准备和翻译报告的理论基础——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第四章首先介绍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再分析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如何解决这些难点,第五章总结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本翻译实践旨在为从事人工智能文本翻译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也希望译文能为国内读者提供一个更加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机会。

著录项

  • 作者

    杨旦;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翻译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蒋婷;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英汉翻译,信息型文本,功能对等;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