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的保护性干预探索
【6h】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的保护性干预探索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1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

1.2.2 外围环境与其他相近概念

1.2.3 保护性干预

1.3 研究现状与发问

1.3.1 西蜀园林及其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研究现状评述

1.3.2 国内外文化遗产外围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研究现状评述

1.3.3 国内外历史园林外围环境保护研究现状评述

1.3.4 研究发问、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材料

1.4.2 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图

2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的背景研究与现状考察

2.1.1 园林概况

2.1.2 地区背景

2.1.3 历史发展②

2.1.4 形成特点

2.1.5 小结

2.2.1 造园思想的特色

2.2.2 造园艺术的特色

2.2.3 园林风格的特色

2.2.4 园林价值

2.2.5 园林价值特色在外围环境的延续

2.3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生存境况分析

2.3.1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保护历程回顾

2.3.2 当今西蜀地区发展背景分析

2.3.3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的保护成就

2.3.4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的保护困境

2.3.5 小结

3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解析

3.1 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外围环境

3.1.1 外围环境、背景环境、历史环境

3.1.2 外围环境是可保护遗产真实性、完整性的空间

3.1.3 外围环境是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中介

3.2.1 园林外围环境调查的信息收集

3.2.2 园林外围环境的空间构成

3.2.3 与遗产价值关联的园林外围环境要素

3.2.4 园林外围环境的层次与类型划分

3.2.5 园林外围环境的特性分析

3.2.6 小结

3.3.1 园林外围环境综合评估体系的建构

3.3.2 园林外围环境构成要素对园林遗产价值的作用评估

3.3.3 园林外围环境保护现状评估

3.3.4 园林外围环境影响评估

3.3.5 小结

4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保护性干预策略及方法

4.1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历史园林外围环境的保护性干预

4.1.1外围环境保护性干预的着眼点和依据

4.1.2园林外围环境保护性干预对应的实践层面

4.2 与历史园林外围环境相关的保护规划设计策略及方法

4.2.1依据评估调整园林保护区划范围

4.2.2根据园林特色明确外围环境保护目标

4.2.3根据构成要素分类别保护外围环境

4.2.4根据资源分布关联外围环境保护

4.2.5根据名人叙事分层级展示历史文化

4.2.6根据现状问题指导渐进更新

4.3 历史园林外围环境的更新设计与日常管理的策略及方法

4.3.1整合与沉浸——历史文化体验绿径设计

4.3.2凸显与可达——历史文化标志点的塑造

4.3.3织补与叙事——名人文化节点空间设计

4.3.4溯源、运筹与全民性——名人文化的运营策划

4.3.5衔接与补充——二重体系下的制度环境

4.3.6自发与便捷——全程化公众参与

4.4 历史园林外围环境协同城市进行可持续发展策略及方法

4.4.1位于中心城市的园林外围环境:提升为生态-文化功能区域

4.4.2位于县城的园林外围环境:以缝合方式发展为文化地标

4.4.3位于村镇的园林外围环境:以补充方式发展为经济发展动力

5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保护性干预的实例探索

5.1 新繁东湖保护规划的外围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优化

5.1.1 新繁东湖的前世今生

5.1.2 历史演进视角下新繁东湖的遗产价值评价

5.1.3 新繁东湖外围环境的现状评估

5.1.4 对新繁东湖保护规划中外围环境保护与管理的优化建议

5.2 促进罨画池-崇州古城区历史文化体验的更新设计与发展建议

5.2.1罨画池-崇州古城区概述

5.2.2园林与城市的发展关系

5.2.3罨画池的遗产价值评价

5.2.4园林外围环境的现状及问题

5.2.5促进罨画池-崇州古城区历史文化体验的更新设计建议

5.2.6 罨画池协同崇州古城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回顾

6.2 研究创新点

6.3 有待继续深入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作为西蜀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城市绿地,对树立城市的特色面貌、公园城市的规划和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而现实状况是园林本体受到了良好保护,外围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外围环境对纪念园林来说,是保护其历史文化积淀、成就造园艺术的重要部分。探讨对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进行适当的保护性干预应和园林本体的保护是一样重要的。该文运用遗产保护学、历史学与建筑学科结合的方式,主要基于园林与其相关行政机构的现状调研、方志、文物保护规划、相关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法律法规、经典案例等材料,研究纪念园林外围环境的现状问题、构成与类型、保护、更新和管理的目标、策略、方法研究。对纪念园林与城市的关系、外围环境的保护与发展的经验总结研究具有一定学术补充意义,对现实西蜀地区的纪念园林保护提出的建议具有一定实用意义。  该文共六章,主体四章,第二章从园林与城市关系视角对纪念园林及外围环境的历史发展、价值特色进行分析,并结合保护历程与保护现状的调研分析,园林保护存在的问题有:价值要素认知和保护不全面、外围环境中使用者对园林文化的感知与活动参与度不足、园林日常管理失效与发展后劲不足,分别对应了保护内容、保护方法、制度环境三个方面的问题。目的是要得出纪念园林的重要性、特殊性与现状问题。  第三章是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基于文物古迹保护程序针对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外围环境进行解析、构建综合评估程序:结合第二章,通过价值关联、构成要素分析,总结西蜀历史文化名人纪念园林的外围环境层次、类型划分、特性分析,并与不同等级城市对应。根据上述结果,从外围环境对园林价值的作用、保护现状、外围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估体系。  第四章是基于上述分析,运用理论结合经典案例做法分析、整理园林外围环境保护性干预的着眼点,确定研究对应的实践层面,针对与历史园林外围环境相关的保护规划设计、感知历史文化的更新设计、园林外围环境的日常管理、协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目标,讨论不同类型外围环境的保护性干预策略、技术、方法。  第五章结合实际案例,运用上述提出的保护性干预进行分析、思考提出建议。通过对东湖、罨画池历史演变的整理、价值评述、现状调研,根据实际需求对东湖现有的文物保护规划、罨画池外围环境的更新设计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具体建议。  文章针对纪念园林保护,总结了外围环境的保护性干预策略,并针对不同等级城市提出了适应性保护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