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演奏分析
【6h】

柴可夫斯基《杜姆卡》演奏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标及意义

三、相关文献综述

(一)对《杜姆卡》作品进行非音乐本体分析

(二)对《杜姆卡》作品进行音乐本体的分析

(三)对《杜姆卡》演奏技巧的研究

(四)对《杜姆卡》作品内容的解读视角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 《杜姆卡》的创作特点

第一节 鲜明的对比性主题

一、悲情性主题

二、舞蹈性主题

第二节 丰富的旋律形式

一、旋律线声部的多层次

二、旋律音型的多样化

第二章 对比性主题的演奏

第一节 悲情性主题中的演奏技巧

一、连奏技巧

二、连音踏板

第二节 舞蹈性主题中的演奏技巧

一、断奏技巧

二、节奏踏板

第三章《杜姆卡》的演奏版本比较

第一节 速度比较

第二节 节奏比较

第三节 力度比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柴可夫斯基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伟大作曲家之一,钢琴曲《杜姆卡》诞生于柴可夫斯基艺术创作的成熟时期,其创作技巧及艺术手法已经达到相当的高度。学界对《杜姆卡》的研究已有一定量的积累,主要集中在创作风格、作品本体分析以及演奏技巧方面,但在创作特点(作品主题、织体形式)和演奏技巧(触键、踏板)等方面仍存在可以深入挖掘的空间。同时,不同钢琴家对《杜姆卡》技术处理及演绎方式存在较大区别,带有明显的个人风格,并形成了不同的版本,对这些版本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增进钢琴学习者对该曲的感性认知和理性理解,从而有助于更好地演奏。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述《杜姆卡》的演奏:1.《杜姆卡》的创作特点,主要从悲情性和舞蹈性鲜明的对比性主题与旋律线声部、旋律音型等旋律的织体形式展开分析;2.《杜姆卡》对比性主题的演奏,着重研究连奏、断奏等触键技巧和节奏踏板、连音踏板等踏板技巧;3.选取霍洛维茨(2000)和阿什肯纳齐(2007)两个版本的《杜姆卡》进行速度、节奏、力度等方面的演奏版本比较。  本文通过对《杜姆卡》的创作特点、对比性主题中运用到的不同演奏技巧以及不同演奏版本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对钢琴学习者深入理解柴可夫斯基及其作品起一定的参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