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增长的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
【6h】

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增长的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数据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

第三节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关于产业集聚的研究

第二节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影响的研究

第三节 产业集聚对工资影响的研究

第四节 文献评述

第二章 本文的主要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集聚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第三章 产业集聚影响工资的作用机制

第一节 产业集聚对工资影响的不同途径

第二节 产业集聚对工资间接影响的传导机制

第四章 产业集聚、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现状分析

第一节 制造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与工资现状

第五章 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工资影响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模型构建

第二节 数据来源、变量说明及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产业聚集与工资、劳动生产率回归分析

结语

第一节 本文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建议

第三节 推动工资提高的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历经四十年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日益富足。与此同时,收入分配领域仍存在许多问题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突出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偏大、地区间收入差距偏大、劳动报酬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偏低等问题。如何不断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使群众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有更多获得感,成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这表明党和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当前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强调“两个同步”是党和政府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保持经济高质量增长,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  产业集聚是当前乃至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的产业组织模式。许多省份依托其有利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制定相应产业集聚政策,促进制造业集聚、高技术产业集聚和服务业集聚发展。产业集聚可以引发集聚效应,使集聚区内的企业获得资源、劳动力、技术等外部性优势,有效提高企业生产率,促进工资提升。本文主要目的就是探究产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验证其能否促进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同步提高。  本文以2006-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选取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检验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产业集聚能够有效促进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提升;(2)当前,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影响是有差异的,并没有实现促进劳动生产率、工资的同步增长,对工资的影响小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3)在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集聚对工资的影响均小于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且这种不同步现象在地区之间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在东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弹性系数更为接近,而在西部地区劳动生产率和工资的弹性系数差距最大。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建议:一、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明确区域比较优势,合理选择主导产业;二、引导制造业的区域转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三、推动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减轻负担;四、政府部门要完善收入分配政策,提高劳动收入在收入分配中的占比;五、提高人力资本,促进工资提升。

著录项

  • 作者

    刘继磊;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西方经济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罗小芳;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产业集聚,集聚效应,劳动生产率,工资增长;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