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哲学基础及模式研究——以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例
【6h】

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哲学基础及模式研究——以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

1.2.2国内研究现状

1.3研究方法及本文框架

1.3.1研究方法

1.3.2论文框架

第二章高新技术与我国传统资源型产业概述

2.1高新技术的内涵

2.1.1高新技术

2.1.2高新技术产业化

2.2传统资源型产业

2.2.1传统资源型产业概念

2.2.2我国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发展

第三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哲学基础

3.1哲学基础(一)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基础

3.1.1高新技术与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对立与统一

3.1.2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创新实践

3.2哲学基础(二)生态哲学基础

3.2.1减量化与异构同功

3.2.2重复利用与生态系统层次结合度的递减

3.2.3循环与生态系统的闭路循环

第四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一般模式

4.1技术创新模式

4.1.1技术创新模式的基本思路

4.1.2技术创新的主要途径

4.2清洁生产模式

4.2.1清洁生产模式基本思路

4.2.2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4.3产品优化模式

4.3.1产品优化模式基本思路

4.3.2产品优化的主要途径

4.4生态工业模式

4.4.1生态工业模式基本思路

4.4.2生态工业的主要途径

第五章发达国家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具体经验模式及启示

5.1美国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成功经验

5.2日本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成功经验

5.3发达国家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经验总结和启示

第六章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实践模式——以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为例

6.1两淮城市传统资源型产业发展SWOT综合分析

6.1.1发展优势(S)

6.1.2发展劣势(W)

6.1.3发展机会(O)

6.1.4发展威胁(T)

6.2两淮城市传统资源型产业改造的意义

6.2.1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6.2.2缓解制约因素的科学途径

6.2.3防污减排的有效途径

6.2.4有助于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

6.3两淮城市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发展模式

6.3.1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加快技术创新

6.3.2高新技术打造产业集群

6.3.3发展新型工业化生产模式

6.3.4开发洁净煤技术

6.3.5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

6.4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6.4.1加快城市生态化进程

6.4.2推进两淮资源型城市东向发展战略

第七章全文总结与展望

7.1全文总结

7.2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传统资源型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主体地位。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线性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致使其产业结构升级缓慢、资源利用率低、生态环境恶化。两淮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传统工业存在着典型的上述问题,需要利用高新技术对其进行改造升级。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模式,首先从哲学角度入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和自然辩证法的生态观,对传统资源型产业的改造提供哲学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概括出高新技术改造传统资源型产业的一般模式,并借鉴了发达国家的成功改造经验,运用SWOT方法对两淮城市传统资源型产业系统分析,以探求高新技术改造两淮城市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实践模式,改变资源型城市传统产业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