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6h】

黑格尔“承认理论”视域下的公民教育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第二章 黑格尔“承认理论”分析

2.1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产生

2.1.1 黑格尔“承认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2.1.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思想来源

2.2 黑格尔“承认理论”的内容

2.2.1 “承认”是基督教神学中“爱”对“分离”的扬弃

2.2.2 “承认”是意识“经验”的结果

2.2.3 “承认”是伦理生活中人的自然选择和自由方案

2.3 “承认理论”是贯穿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逻辑主线

2.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相互承认的伦理公民

2.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主客体的相互承认

2.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是伦理公民的相互承认

第三章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逻辑理路自由—伦理—教育—自由

3.1 人之自由本质的绝对承认

3.1.1 自由是人的属性和本质

3.1.2 自由实现的三个阶段

3.1.3 自由是自我意识经验的结果

3.1.4 自由是对“自由主义”的扬弃

3.1.5 自由实现于主客体相互承认

3.2 伦理是自在自为的自由

3.2.1 走向伦理是人的必然

3.2.2 伦理实现了主客观精神的统一

3.2.3 自由在伦理精神中得到复归

3.2.4 个体在伦理异化中形成承认关系

3.3 公民教育使人符合伦理:教育是使人符合伦理的一门艺术

3.3.1 教育打磨人的任性

3.3.2 教育培养人的普遍性

3.3.3 教育培养人的伦理性

3.3.4 教育培养人的承认思维

3.4 自由是伦理教育的结果

3.4.1 伦理教育使主体认识自由

3.4.2 伦理教育培养主体自由能力

3.4.3 伦理教育实现个体自由

第四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体系

4.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与目标

4.1.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起点

4.1.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目标

4.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与内容

4.2.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原则

4.2.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内容

4.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路径与方法

4.3.1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途径

4.3.2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方式

4.3.3 黑格尔公民教育的教化过程

第五章 “承认理论”视域下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评析与启示

5.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评述

5.1.1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地位

5.1.2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5.1.3 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局限性的澄清

5.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和继承

5.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批判

5.2.2 马克思对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继承

5.3 黑格尔公民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5.3.1 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的借鉴意义

5.3.2 对当代公民教育的借鉴意义

5.3.3 对解决当代“现代性”问题的借鉴意义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吴暇;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吴宏政;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