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
【6h】

《世界画报》中的都市“侧影”——1928-1937《世界画报》的北平十年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1.1 北平画报的独特文化意义

0.1.2 北平历史发展的特殊性

0.2 相关学术史回顾

0.2.1 中国近现代画报相关研究

0.2.2 中国大众媒体与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2.3 民国北京/北平都市文化相关研究

0.3 研究对象、内容及视角

0.3.1 研究对象

0.3.2 研究内容

0.3.3 研究视角

0.4 研究思路、创新点及研究框架

0.4.1 研究思路

0.4.2 创新点

0.4.3 研究框架

第1章 北平画报业的成长与《世界画报》

1.1 从“京城”“国都”到“故都”:1928-1937年的北平

1.1.1政治地位的起落浮沉

1.1.2时局演变下的商业形势

1.1.3发达的现代教育体系

1.1.4城市消费新主力及其表现

1.1.5兼容并蓄的“文化古城”

1.2 从北京到北平:画报业的发展状况和文化定位

1.2.1 北京画报的早期发展

1.2.2 1928-1937北平阶段的“画报热”

1.2.3 补说:1938-1949北平画报基本走向

1.3 都市文化的表述者——《世界画报》

1.3.1《世界画报》的发展阶段

1.3.2《世界画报》的主编及创作群体

1.3.4《世界画报》的出版困境与生存策略

1.3.5《世界画报》的经营策略

第2章 都市生活:《世界画报》中的市民休闲生活与游乐想像

2.1《世界画报》中的市民日常生活叙事

2.1.1 形色生活:中上层阶级的都市人生

2.1.2 校内校外:青年学子的新式生活

2.1.3“另一个都市”:下层贫苦市民的都市体验

2.2 西风东渐下的休闲娱乐空间

2.2.1 异彩纷呈的新式游乐

2.2.2 备受追捧的传统娱乐

2.2.3 作为平民游乐场的天桥地带

2.3 岁时节日与习俗的变迁

2.3.1 传统节日与习俗变迁

2.3.2 新式城市民俗与现代节令习俗新貌

2.3.3 婚丧嫁娶中的新风尚

第3章:都市艺术:《世界画报》中的中西文化记忆

3.1 西方文化与艺术的西风东渐

3.1.1 摄影文化:艺术与写实并存

3.1.2 漫画艺术:都市空间的多棱镜

3.2 传统文化的渐进式文化改良

3.2.1 北平画坛:欧美风雨下的吐故纳新

3.2.2 戏曲艺术:“中西对话”中的竞相争荣

第4章 都市女性:《世界画报》中的现代女性形象

4.1 对女性身份与身体的展现

4.1.1 女性身份的类别

4.1.2 以艺术之名:女性身体的公开

4.1.3女性身体“健康美”观念的表达

4.1.4 舞蹈艺术与舞动的女性身体

4.2 追求自立与自新的新时代女性

4.2.1 独立:知识化的职业都市女性

4.2.2 时尚:走在消费潮流之上的女性

4.2.3 美丽:自信的精神与健康的体魄

4.3 图说女性:焦虑中的两性关系与都市想像

结论 想像与构建:《世界画报》中的北平都市叙事

一、画报是城市现代生活的“文化符号”

二、《世界画报》中的现代性想像

三、《世界画报》对社会矛盾冲突的“逃避”与“面对”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任航;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文学传播与媒介文化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黄也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K2J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