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非参数法的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6h】

基于非参数法的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1.2.1 国外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1.2.2 国内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本文研究内容

1.3.2 本文创新

第二章 科技进步贡献率相关理论与测算方法分析

2.1 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理论

2.1.1 科技进步理论

2.1.2 经济增长理论

2.1.3 理论借鉴

2.2 科技进步贡献率传统测算方法分析

2.2.1 柯布-道格拉斯(C-D)生产函数法

2.2.2 索洛余值法(增长速度方程法)

2.2.3 不同测算方法的优缺点及其比较

第三章 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非参数测算方案设计

3.1 弹性系数的设定

3.2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非参数方法

3.3 非参数测算模型与方法体系

3.3.1 测算指标框架与构建内容

3.3.2 产出弹性系数的测算

3.3.3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3.4 各要素增长速度的测算

3.3.5 各要素贡献率的测算

第四章 2008-2011年合肥市及各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

4.1 2008-2011年合肥市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

4.1.1 样本选择和参数估计

4.1.2 各要素增长速度的测算

4.1.3 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4.2 2008-2011年合肥市第一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4.2.1 样本选择和参数估计

4.2.2 各要素增长速度的测算

4.2.3 第一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4.3 2008-2011年合肥市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4.3.1 样本选择和参数估计

4.3.2 各要素增长速度的测算

4.3.3 工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4.4 2008-2011年合肥市第三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4.4.1 样本选择和参数估计

4.4.2 各要素增长速度的测算

4.4.3 第三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4.5 关于测算工作的注记

第五章 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与建议

5.1 影响因素及相关分析

5.2 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分析

5.3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对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宏观经济管理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指导意义。伴随着合肥市近几年的大发展,合肥市的发展速度、质量、规模和品位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为了及时跟踪反映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经济发展状况,合肥市科技局拟通过招标对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展开研究。本文正是以合肥市软科学研究项目“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统计指标体系研究”为背景,围绕着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的选用和测算指标的建立展开研究。 首先,对国内外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阐述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等有关理论;然后,借助调研和专家咨询,明确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的难点和要求,在合理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的研究成果和国内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基于非参数方法对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案进行设计,包括参数的确定、模型的选择及有关说明;接着,对区划调整后的新一轮统计数据进行采集,据此,运用建立的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非参数方法测算体系,对合肥市2008-2011年全社会、第一产业、工业、第三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分析研究;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合肥市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素,并从人力资源、自主创新、R&D投入与科技成果转化率四个部分展开了提升合肥市科技进步发展水平的政策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