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
【6h】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封面

声明

致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图1.3.1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1.5.1 可能的创新

2 “三化”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阐述

2.2 “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

3 国内外“三化”协调发展的经验分析

3.1 日本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历程对我国的启示

3.2 巴西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3 中国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验和启示

4 “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

4.1 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关系分析

4.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分析

4.3 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互动关系分析

4.4 “三化”协调发展系统分析

5 安徽省“三化”协调发展现状

5.1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现状分析

5.2 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现状研究

5.3 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现状

6 安徽省“三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构建

6.1 构建“三化”协调发展的理论模型

6.2 对安徽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实证分析

6.3 实证研究结果分析6.3.1 经验

7 推进安徽省“三化”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7.1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

7.2正确认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推动城镇化进程的实质进步

7.3 重点发展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7.4 基于城乡一体化,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展顺利,但农业现代化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安徽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工业化尚未完成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作为新时期发展的红利,实现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本文首先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运用系统论、协同理论探讨“三化”协调发展的相互作用机制,并且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描述“三化”协调发展最终达成的状态,即实现经济的产业化、高级城市化和生态的循环化。其次,在分析国内外“三化”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安徽省“三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构建“三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采用2012年安徽省16市数据,测度“三化”协调度。得出的结论是:安徽省农业现代化水平整体滞后于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水平整体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合肥、芜湖、马鞍山和铜陵市的“三化”协调发展质量较高,其他地区虽然协调度较高,但是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综合水平得分均较低,“三化”协调发展任务艰巨。最后,在此基础上,结合安徽省各地发展差异,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