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
【6h】

新疆东准拉伊克勒克斑岩型铜(钼)矿床成矿流体特征与成矿机制探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流体包裹体研究综述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主要内容与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地层

2.1.1 中-上奥陶统荒草坡群(02~3hcq)

2.1.2 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D1t)

2.1.3 中泥盆统北塔山组(D2bt)

2.1.4 下石炭统黑山头组(C1h)

2.1.5 下石炭统姜巴斯套组(C1j)

2.1.6 下石炭统那林卡拉组(C1n)

2.1.7 下二叠统卡拉岗组(P1kl)

2.1.8 上二叠统别勒库都克组(P2b)

2.1.9 上二叠统将军庙组(P2j)

2.1.10 上二叠统平地泉组(P2p)

2.1.11 上二叠统红雁池组(P2h)

2.1.12 中侏罗统水西沟组(J2x)

2.1.13 新近统葡萄沟组(N2p)

2.1.14 第四纪松散堆积物

2.2 构造

2.3 岩浆岩

2.3.1 中晚志留世侵入岩(加里东晚期)

2.3.2 早-中泥盆世侵入岩(华里西早期)

2.3.3 石炭世侵入岩(华里西中期)

2.3.4 早二叠世侵入岩(华里西晚期)

2.4 区域矿产分布特征

第三章 矿区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侵入岩

3.3 构造

3.4 容矿岩体地质特征

3.4.1 岩相学

3.4.2 地球化学特征

第四章 矿床地质特征

4.1 矿床特征

4.2 矿石组合特征

4.3 蚀变特征及蚀变分带

第五章 成矿流体包裹体

5.1 成矿流体包裹体类型及岩相学特征

5.2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5.3 流体包裹体盐度特征

5.4 流体密度、捕获压力及深度估算

5.4.1 流体密度的计算

5.4.2 捕获压力及深度估算

5.5 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六章 矿床成因探讨

6.1 成矿流体来源

6.2 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

6.3 成矿模式

6.4 流体运移及找矿方向

第七章 与国内外斑岩型铜矿对比

7.1 与国内斑岩型铜矿对比

7.2 与国外典型斑岩铜矿对比

第八章 结论及存在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琼河坝地区是环准噶尔斑岩铜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拉伊克勒克斑岩型铜(钼)矿床位于哈萨克斯坦—推噶尔板块东北缘,是近年来在该地区发现的一个大型斑岩型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英云闪长岩中,围岩主要为下泥盆统托让格库都克组的凝灰岩,最新钻孔显示围岩中也富含矿化。控矿因素主要为下泥盆统地层、北西向构造和岩浆岩。矿化主要与绢英岩化、硅化蚀变有关。矿床所含金属矿物较简单,主要为黄铜矿、辉钼矿,部分钻孔中见有闪锌矿和金矿化。通过野外岩芯编录和室内镜下观察,将成矿过程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绢英岩化阶段、黄铜矿化阶段、辉钼矿化阶段和晚期矿化阶段。
  四个阶段石英中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研究结果表明,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含子矿物包裹体。绢英岩化阶段气液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变化于230℃~560℃,峰值为250℃~400℃,均一至液相,盐度为2.07%~8.41%,密度在0.46~0.72 g/cm3之间,压力值为21~35Mpa,为中高温中低盐度流体。含子矿物包裹体均为气泡先消失,石盐子晶后熔化,完全均一温度为子晶熔化温度,在280~339℃之间,盐度值为36.68%~41.49%,密度在0.64~0.74 g/cm3之间,压力值为46~59MPa,为中高温中高盐度流体;此阶段中可见气液两相包裹体与含子矿物包裹体共存,表明在此压力区间内流体发生了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导致大量硫化物在此阶段沉淀成矿;辉钼矿化阶段包裹体基本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253℃~392℃,盐度值为3.23%~8.14%,密度范围为0.48~0.97 g/cm3,压力值变化于9~36MPa之间,为中温中低盐度流体;黄铜矿化阶段包裹体类型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均一温度变化于134℃~385℃,峰值为250℃~350℃,盐度值为1.91%~6.16%,密度在0.64~0.94 g/cm3之间,压力值为10~27MPa,为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晚期矿化阶段均一温度变化于175℃~365℃,峰值为200℃~300℃,由于包裹体气泡变化不明显,未测冰点温度值,其他热力学参数也未计算得出。经估算,拉矿成矿压力大约为46~58MPa,成矿深度为4.7km~6km之间。
  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同时根据不同类型流体包裹体的共生组合、流体性质及其演化特征,认为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和温压的降低是金属硫化物沉淀富集成矿的主要机制。流体的运移方向为从矿区的西部深源向东部运移,岩浆期后热液与火山岩围岩(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交代形成了矿区的矽卡岩矿床。西部矿区为找矿最有利靶区。

著录项

  • 作者

    吴建;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双应,孟贵祥;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P618.410.1;
  • 关键词

    铜矿床; 成矿机制; 流体包裹体; 岩相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