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概念图”促“求联”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6h】

以“概念图”促“求联”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研究--以多边形的面积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数学学科严密的逻辑和结构对教学提出了求联的要求

2.学生深度理解数学和主动建立概念间联系的需要

3.数学教师明确教学联结点和整体把握教材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有助于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减轻学习负担

2.有助于教师厘清知识脉络,整体把握教学

3.有助于知识可视化和结构化,完善认知结构

(三)核心概念界定

1.概念图

2.求联

(四)相关研究综述

1.“概念图”相关研究综述

2.“求联”的相关研究综述

一、以“概念图”促“求联”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教材相关文本分析与“概念图”绘制

2.以“概念图”促“求联”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3.基于概念图的教学对学生“求联”发展的影响

4.以“概念图”促“求联”的优化与实施建议

(三)研究对象

1.教学内容角度

2.年级角度

3.班级角度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工具

1.访谈提纲的编制

2.概念图的绘制及其原则

(六)研究时间

二、以“概念图”促“求联”的教学实践

(一)教学实践的准备

1.分析多边形的面积内容的特点

2.设计多边形的面积的教学

3.概念图板书的绘制与修改

4.概念图绘制的介绍与培训

(二)教学实践的实施

1.实验班实验过程

2.对照班实验过程

3.实验班与对照班的教学差异分析

三、以“概念图”促“求联”的教学实践讨论与分析

(一)学生访谈与分析

(二)实践前期学生绘制概念图和作业情况分析

1.绘制概念图情况分析

2.作业情况分析

(三)实践后期学生绘制概念图和作业情况分析

1.绘制概念图情况分析

2.作业情况分析

四、以“概念图”促“求联”的教学思考与建议

(一)加强学生运用“概念图”的能力

1.加强并延长绘制概念图的培训

2.适当补充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二)根据学生特点调节绘制要求

1.分层分阶段绘制概念图

2.适当放手让学生自主设计

(三)多种方式促进学生“求联”

1.培养学生主动建立连线和选取连接词的意识

2.学生可以适当在概念图中展示探究过程

3.通过讨论和互读概念图促进“求联”的理解和深化

五、研究结论、不足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部分学生概念图作业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滕菲;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志坚;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教育学;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