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浙江省稻曲病流行因素及稻曲病白曲球菌株的鉴定
【6h】

浙江省稻曲病流行因素及稻曲病白曲球菌株的鉴定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文献综述

2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浙江省杂交水稻品种稻曲病田间抗性评估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第三章 稻曲病孢子释放模式及病害发生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第四章 稻曲病白曲球菌株鉴定与生物学性状分析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与分析

3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1结论与讨论

2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缩略词

展开▼

摘要

水稻稻曲病是由稻绿核菌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近年来,随着高产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以及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水稻稻曲病已由水稻次生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认知稻曲病流行规律,对病害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气象因素、田间菌源及水稻品种抗性等方面开展了浙江省稻曲病流行因素的研究。同时,完成了引起白曲球的1株菌株的鉴定和生物学性状分析。具体结果如下:  1、本论文在临安和新昌自然病圃对浙江省市售的杂交水稻组合稻曲病的田间抗性水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6个杂交水稻组合间存在稻曲病抗性差异,且同一组合在种植地理区域间也存在差异。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组合、不同病圃以及组合与病圃之间的互作对水稻稻曲病田间抗性影响都呈极显著。就水稻品种类型而言,两病圃均表现籼型杂交稻的稻曲病田间抗性最强,粳型杂交稻次之,籼粳型杂交稻的抗性最弱,且籼粳型杂交稻的稻曲病抗性与其它两者间差异极显著。稻曲病为害程度与水稻穗部特征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水稻稻曲病抗性与穗长存在负相关性,但相关性不显著;与初级枝梗数、穗粒数、着粒密度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2、从2012年至2015年,通过对稻曲病病区菌源、田间小气候和病害数据的连续监测,开展稻曲病菌气传孢子释放规律与病害发生间的关系研究。研究发现在水稻生育期内稻曲病菌气传孢子释放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到水稻成熟期间,6月中、下旬也偶有孢子集中释放。田间孢子数量与日平均气温呈现极显著的负相关性,与降雨量、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呈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不显著。水稻稻曲病的发生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在28℃至20℃,随着温度的降低稻曲病的发生呈现上升趋势,而气温的急剧变化或气温低于20℃不利于水稻稻曲病发生。空气中的稻曲菌孢子量对水稻发病的影响不大,只要环境适宜,少量的气传孢子足以引起稻曲病的大面积爆发。  3、在浙江临安采集到白色稻曲球病样,并单孢分离得到菌株WFSR,回接水稻能侵染水稻穗粒并产生白色曲球。同时白曲球菌株与普通菌株保守序列的相似度大于99%,即白曲球菌株不是新的物种;白曲球菌株的厚垣孢子表面光滑,而普通菌株的厚垣孢子表面有很多疣状突起;白曲球菌株在其他7种培养基上,菌丝的生长速度普遍比普通菌株快;在PS液体培养基中白曲球菌株的产孢能力较差,WFSR对常用真菌农药的敏感性与普通菌株无明显差异。

著录项

  • 作者

    彭艳;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学科 微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孙国昌,王勇军;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水稻稻曲病,流行规律,白曲球,生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