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6h】

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研究——以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土地整治项目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2章 耕地质量评价理论基础

2.1 土地整治的基本概念

2.2 土地整治的基础理论

第3章 土地整治前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2 资料收集和处理

3.3 评价指标因子的选择

3.4 确定指标权重

第4章 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土地整治项目概况

4.1 研究区基本概况

4.2 土地利用现状

4.3 基础设施条件

4.4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4.5 新增耕地来源分析

第5章 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

5.1 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影响分析

5.2 评价单元的划分

5.3 评价单元属性数据的获取

5.4 评价指标量化更新

5.5 建立评价模型

5.6 耕地质量评价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及不足

6.3 成果应用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建设用地对土地的需求逐渐增多,建设用地在一定程度上占用耕地,从而导致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和严重,对耕地的保护成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  为了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合理分配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人地关系和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近年来我国着重进行土地整治工作,并且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即便如此,如果在开发后备土地资源的过程中,以增加耕地总面积为重,却轻视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反而会使耕地发生严重退化。所以在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进行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这一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为今后农用地分等定级以及征地补偿等长期工作提出了科学依据。土地整治运用工程措施对耕地数量进行补充的同时,完善田、水、路、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土地利用情况。  本文以国内外研究成果为指导,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以伊犁州新源县阿勒玛勒乡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建立适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衡量土地整治工程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结合定性与定量的方法选取评价指标因子,采用特尔菲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衡量已实施土地整治项目的耕地的质量变化情况。  通过土地整治工程的实施,研究区新增耕地1.02 hm2,耕地总面积增加为513.06hm2,其中七等地面积133.65hm2,八等地面积为315.12hm2,九等地面积为64.29hm2。总体上,实施土地整治工程之后的耕地,基础设施建设较土地整治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完善,耕地利用等级和自然等级都有所提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方便农户生活,为提高耕地产出率奠定了基础。构建土地整治后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析耕地质量等别在土地整治前后的变化程度,有利于今后耕地质量评价工作的开展,为土地定级和土地征收等常规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