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以天津部分高校为例
【6h】

大学生网络素养现状与提升对策研究——以天津部分高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国内文献综述

2.国外文献综述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主要创新点

一、大学生网络素养概念与内容

(一)网络素养的概念

1.狭义的网络素养

2.广义的网络素养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内涵

1.大学生网络道德素养

2.大学生网络法律意识

3.大学生网络政治素养

4.大学生网络行为能力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现状分析

(一)调查问卷情况说明

(二)大学生网络素养的积极面

1.网络接受能力和操作能力较强

2.网络道德认知水平较高

3.网络安全防范意识较高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的问题

1.网络道德素养仍需加强

2.网络法律意识有待提升

3.网络政治辨别力不强

4.网络非理性行为频发

三、大学生网络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对大学生网络素养发展产生消极作用

1.多元网络文化冲击大学生价值观

2.部分网络媒体自律意识不足

3.西方思潮的网络渗透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二)高校网络素养教育针对性不足制约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

1.高校网络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相对缺乏

2.网络素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高

3.网络素养教育相对滞后,缺乏对学生的及时引导

(三)大学生心理尚未成熟一定程度上限制其网络素养发展

1.心理、情绪调控能力不足,制约其网络行为能力

2.社会阅历较浅,影响其对网络信息真伪的辨识

3.知识系统不完善,限制其对网络信息的创造运用

四、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对策

(一)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1.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引领网络意识形态,抵制西方价值观侵蚀

2.深化网络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意识

3.建立健全网络素养主题网页或者网站

4.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加强网络监控与管理

(二)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教育针对性

1.建立健全网络素养教育课程

2.将网络素养教育更好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3.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实践教育发展

(三)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自我教育与自我提升

1.培养其利用网络媒介学习的意识

2.增强自身的网络管理能力

3.注重自身网络道德规范的内化与外化

4.加强与现实世界的人际交流与沟通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孙媛媛;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石勇;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77G7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