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道德观研究
【6h】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的道德观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1.选题依据

2.选题意义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1.论文研究方法

2.论文研究思路

(四)论文的创新点

第一章《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形成的社会历史背景

第一节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日益加重

二、小资产阶级杜林永恒道德论的广泛传播

第二节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形成的思想来源

一、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道德思想

二、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道德思想

第三节 《反杜林论》之前恩格斯道德观的发展阶段

一、恩格斯道德观的萌芽阶段(1838年-1841年)

二、恩格斯道德观的确立阶段(1841年-1848年)

三、恩格斯道德观的发展阶段(1848年-1876年)

第二章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对杜林道德观的批判

第一节 批判了杜林的道德研究方法

一、批判了杜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方法

二、批判了杜林形而上学独断论的方法

第二节 批判了杜林的道德本源和道德原则

一、批判了杜林将道德的本源归结于人的知性的观点

二、批判了杜林将道德原则看作是永恒不变的观点

第三节 批判了杜林的永恒道德真理

一、批判了杜林“真正的真理是根本不变的”观点

二、批判了杜林“道德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观点

第三章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道德的起源及本质

一、道德是一定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的产物

二、道德的本质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第二节 道德的基本属性

一、道德的具体性

二、道德的阶级性

三、道德的历史性

四、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第三节 道德发展的历史趋势

一、道德发展的总趋势是不断进步的

二、道德的演进过程:由“阶级的道德”到“真正人的道德”

第四章《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的理论价值和当代指导意义

第一节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的理论价值

一、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道德思想

二、为马克思主义后继者继续阐发道德思想提供理论指导

第二节 《反杜林论》中恩格斯道德观的当代指导意义

一、有利于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出现的一些道德问题

二、有助于加深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三、有助于进一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耿文华;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文玮;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B82B0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