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多排CT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肺部改变研究
【6h】

多排CT对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肺部改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病因及影像学特点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多排探测器CT(MDCT)上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肺部改变特征,评估其发生率及其与治疗和预后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首次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并接受主动脉MDCT检查的患者71例(不包括创伤性主动脉病变及先前确诊为主动脉夹层并接受治疗的复查患者),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范围为32~83岁,平均年龄为(58.2±11.6)岁。将这71例患者的MDCT图像传输至GE AW4.4工作站上,包括首诊和复查的MDCT图像,通过纵隔窗(45HU,440HU)和肺窗(-700HU,1500HU)分别观察并进行记录,分析和比较Stanford A型和Stanford B型患者的肺部改变情况,Stanford A型患者41例,Stanford B型患者30例,随访接受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22例)和保守治疗(14例)前、后患者的肺部改变的特征。  结果:71例(100%)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肺部均有病理改变,其中45例(63.4%)患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肺部改变。肺间质病变(51例,71.8%)、心包积液/心脏增大(28例,39.4%)、胸腔积液(18例,25.4%)、肺不张/肺膨胀不良(13例,18.3%)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MDCT上最为常见,发生率相对较高;在StanfordA型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MDCT改变中,心包积液/心脏增大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anford A型多于Stanford B型[51.2%(21/41例)比23.3%(7/30例),P=0.011];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治疗前、后各种肺内改变均未见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MD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已经证实,通过MDCT扫描同时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肺部MDCT图像,实现对肺部改变的观察和诊断,有助于制定正确的临床治疗计划,提高MDCT在主动脉夹层确诊和随访中的临床价值。

著录项

  • 作者

    崔倩;

  • 作者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医科大学;
  • 学科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于铁链;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多排探测器CT,肺部改变,预后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