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6h】

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蛋白酶体功能障碍导致大鼠行为学改变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蛋白酶体抑制剂诱导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变化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致谢

综述:一氧化氮合酶与帕金森病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蛋白酶体(proteasome)抑制剂诱导大鼠运动行为改变,及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变性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synthase,iNOS)变化,探讨蛋白酶体功能下降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模型大鼠脑内黑质部位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是否参与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诱导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 方法:(1)将蛋白酶体抑制剂Laetaeystin10μg/2μl立体定向注射入大鼠左侧黑质致密部,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的生理盐水;(2)观察大鼠自主行为和阿朴吗啡诱导的旋转行为的改变;(3)开野实验观察大鼠自发运动行为改变,检测指标:总跑动时间、总停息时间、下肢站立次数、穿梭距离、大鼠自发向左侧或右侧行l/4弧度的环形活动的次数、下肢站立时左侧或右侧前肢倚靠箱壁的次数和大鼠躯干左侧或右侧靠近箱壁进行探究活动的次数;(4)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黑质区DA能神经元变性及不同时间点(1天、3天,1周、3周)iNOS变化。 结果:(1)Lactaeystin组大鼠给药1周后出现自发性活动减少,动作缓慢,震颤、对外界刺激不自主竖毛,且症状逐步加重;阿朴吗啡可诱导出向健侧的旋转运动,3周后的30分钟旋转次数为258.90±11.56。(2)Lactacystin组大鼠的总跑动时间、总停息时间、下肢站立次数及穿梭距离与生理盐水组大鼠相比减少(p<0.05),Lactacystin组大鼠自发向左侧1/4弧度的环形活动的次数、下肢站立时左侧前肢倚靠箱壁的次数及大鼠躯干左侧靠近箱壁进行探究活动的次数与右侧相比增多(p<0.05):(3)3周后黑质部位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细胞减少。l天后iNOS阳性细胞明显增多,第3天时达高峰,1周后开始下降,3周时基本消失。  结论:蛋白酶体抑制剂Lactacystin10μg/2μl单侧黑质致密部微量注射可以诱导大鼠黑质变性并表现出类似PD临床症状的运动行为改变,可以利用Lactacystin制备更为理想的PD动物模型。蛋白酶体功能下降可能是DA能神经元变性的始动因素,而iNOS上调可能是DA能神经元变性的重要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