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儿童拒绝敏感性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社交回避与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6h】

儿童拒绝敏感性对心理适应的影响:社交回避与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引言

1.1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拒绝敏感性研究概述

2.1.1 拒绝敏感性的概念

2.1.2 拒绝敏感性的测量工具

2.1.3 拒绝敏感性的相关理论

2.2 拒绝敏感性与心理适应的关系概述

2.2.1 心理适应的界定

2.2.2儿童拒绝敏感性与心理适应的关系

2.3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

2.4拒绝敏感性与社交回避、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适应的关系

第3章 研究一

3.1 研究假设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1)儿童拒绝敏感性问卷(Children Rejection Sensitivity Questionnaire)

(2)社交回避量表(Social Avoidance Scale)

(3)儿童孤独感量表(Illinois Loneliness Questionnaire)

(4)自我调节量表中文版(Self-Regulation Scalen)

(5)儿童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6)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ocial anxiety scale for children-revised)

3.4 数据的收集和处理

3.5 研究结果

3.5.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3.5.2 变量之间性别和年级差异的分析

3.5.3 儿童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情绪调节能力和心理适应的相关关系

3.5.4 社交回避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的作用

第4章 研究二

4.1 研究的程序

4.1.1 研究假设

4.1.2 访谈对象

4.1.2 访谈提纲

4.2 访谈程序

4.3 资料分析与处理

4.4效度检验

4.5 访谈结果

4.5.1 高拒绝敏感性组特点

4.5.2 低拒绝敏感性组特点

4.5.3 结果

第5章 讨论

5.1 性别与年级差异

5.2 拒绝敏感性、社交回避、情绪调节能力与心理适应的相关

5.3 社交回避和情绪调节能力的链式中介效应分析

5.4 访谈高低拒绝敏感组儿童差异相关分析

第6章 研究启发、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启发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拒绝敏感性影响心理适应的中间机制的进一步探索

6.2.2拒绝敏感性的后续研究设计

6.2.3 对于中西方文化下比较拒绝敏感性的进一步思考

6.2.4 对于拒绝敏感性的干预方案的提出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方韵昕;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应用心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丹,丁雪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44B8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