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8F-FDG FET/CT自己代谢显像的方法学研究及其评估心肌活性的应用价值
【6h】

18F-FDG FET/CT自己代谢显像的方法学研究及其评估心肌活性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查仪器及方法

2.3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

2.4 图像分析

2.5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葡萄糖负荷法和 18F-FDG PET心肌代谢图像质量关系的分析:

3.2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与UCG评价存活心肌的比较分析

3.3 5例AMI患者行 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动态随访

4 讨论

4.1 心肌细胞主要病理表现

4.2 存活心肌的特征

4.3 存活心肌的价值

4.4 18F–FDG PET/CT心肌显像

4.5 心肌灌注显像

4.6 代谢显像

4.7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和UCG、SPECT等的比较

4.8 PET/CT心肌显像评价存活心肌的优势及不足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18氟标记的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仪(18F-FDG PET/CT)行心肌代谢显像检查的方法学以及其评估心肌存活性的应用价值。
  方法:
  32例心肌梗死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组健康人中的20人行葡萄糖负荷法将血糖控制在7.9~8.8mmol/L,随后行18F-FDG PET/CT检查,另20例对照组健康人空腹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各组心肌整体显像图像质量的差异。对葡萄糖负荷法后心肌整体显影失败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及胰岛素、C-肽检查。32例心肌梗死患者同期行普通超声心动图(UCG)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检出心肌异常节段的差异。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行18F-FDG PET/CT动态随访,了解心肌正常节段的变化。
  结果:
  行葡萄糖负荷法组中心肌整体显影良好:总组共45例(87%),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AMI)12例(92%);陈旧性心肌梗死组(OMI)16例(84%);正常对照组心肌17例(85%)。比较各组显影良好率的不同,采用x2检验,p>0.05,无统计学意义。未行葡萄糖负荷的对照组心肌整体显影良好5例(25%),其与行葡萄糖负荷的对照组(85%)比较,采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葡萄糖负荷法后心肌整体显影失败7例,其中5例胰岛素、C-肽释放曲线异常。4例80岁以上的老年人,2例显影良好,2例显影失败。
  在左心室心肌划分的17个节段中,每例患者逐个节段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采用一致性检验,其中16个心肌节段Kappa>0.4,一致性较好。18F-FDG PET/CT检出心肌总坏死节段60(13%):其中AMI组22(11%),OMI组38(14%);UCG检出心肌总坏死节段38(8%):其中AMI组14(7%),OMI组24(9%)。PET检出心肌总异常节段160(36%):AMI组75(37%),OMI组85(35%);UCG检出心肌总异常节段124(26%):其中AMI组51(25%),OMI组73(27%)。比较两种检查方法所得检出率的不同,采用配对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PET(UCG)在具体对AMI组和OMI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
  5例AMI患者分别于PCI术后2周内及术后3-6月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3-6个月后显影图像显示正常心肌节段增加8个。
  结论:
  1.为获得有意义的心肌代谢显影图像,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前必须先行葡萄糖负荷调控好血糖。
  2.评估心肌活性方面: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的敏感性优于普通UCG检查。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3.18F-FDG PET/CT可用于检测存活心肌的动态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