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法CTU在泌尿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6h】

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法CTU在泌尿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 英 文 缩 写 词 对 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法CTU在泌尿系统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前 言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1.2 扫描前准备

1.3 检查方法

1.4 图像后处理

1.5 图像评价方法

1.6 数据测量

1.7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后处理图像的总体评价

2.2 改良法CTU与传统法CTU对于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显示效果对比

2.3 排除上尿路疾病者输尿管连续性评估结果

2.4 143例泌尿系统病变患者行CTU检查

3讨论

3.1 CTU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优势

3.2 CTU与IVU、超声、MRU等检查方法的比较

3.3 CTU扫描流程

3.4 传统CTU检查的缺点

3.5 呋塞米适应症及禁忌症:

3.6 小剂量呋塞米在CTU中的优势

3.7 各种图像后处理的应用比较

4.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成为泌尿系统疾病检查除了生化检查外,最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从影像检查技术发展以来,泌尿系统疾病常通过X线静脉尿路造影技术(IVU)检查技术得到诊断,是目前最成熟的一种检查方式。自从多排螺旋CT进入临床后,多排CT增强泌尿系统成像技术(CTU)也开始应用于泌尿系疾病的临床诊断。64排螺旋CT扫描速度大为加快,获得图像的时间及空间分辨率明显提高,泌尿系统疾病的显示更加清晰,但是对比剂对于泌尿系统结构自身解剖结构及相关病灶的显示,同时受检者辐射剂量方面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故本研究利用64排螺旋CT改良法CTU成像技术探讨静脉注射小剂量呋塞米后分次团注对比剂在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以期在降低辐射的同时,提高CTU图像成像质量,进一步改善其诊断效能。
  材料与方法1.排除上尿路疾病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8~72岁,中位年龄55岁。接受CTU检查前均经过肾脏超声及肾功能检查,除囊肿外,肾脏未见明确积水或其他病灶。随机分成两组,组间年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每组30例被检查者,第一组静脉注射10mg呋塞米,行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双期CTU检查,第二组行传统方法CTU四期扫描检查。两组CT增强扫描前均嘱患者饮水750~1000ml。对比剂速度3mL/s,用量100mL。
  2.尿路病变患者143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明确诊断证实或手术病理证实。男78例,女65例,年龄8~74岁,中位年龄57岁。143例患者分为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及年龄间无显著性差异。第一组71例:静脉注射10mg呋塞米,行分次团注对比剂双期CTU法检查;第二组72例:行传统法CTU检查。两组CT增强扫描前均嘱患者饮水750~1000ml。对比剂速度3mL/s,用量100mL。
  对以上所取得图像采用VR、MPR、MIP、CPR等方法行尿路成像后处理。所有数据进行SPSS13.0卡方检验、Mann-Whitney秩和检验对两组受检者及重组方法进行检验,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1.改良法CTU对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显示效果平均评分为2.53分,传统法CTU对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显示效果平均评分为1.57分,改良法CTU与传统法CTU对泌尿系统解剖结构显示效果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01);2.改良法CTU对尿路连续性的显示平均评分为4.15分,传统法CTU对尿路连续性的显示平均评分为3.50分,改良法CTU与传统法CTU对尿路连续性存在着统计学差异(P<0.001);3.改良法CTU与传统法CTU的尿路各段管腔内径值比较:双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管腔扩张度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余段泌尿系统改良法CTU与传统法CTU管腔扩张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改良法CTU与传统法CTU泌尿系统管腔内CT值比较:改良法CTU各段管腔均显影良好,管腔CT值较传统法CTU检查明显减低,经统计学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改良法CTU组与传统法CTU组辐射比较,扫描期数减少,辐射明显减少。6.改良法CTU组VR与MIP方法对输尿管连续性显示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3)。7.采用改良法CTU扫描泌尿系统病变患者71例得到优质图像,较传统方法CTU检查72例患者所得图像更加便于观察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及微小病灶的检出。
  结论小剂量呋塞米分次团注对比剂CTU检查,使图像更清晰,能够更充分地显示细节,不易遗漏小病灶,同时患者所接受的辐射明显降低,改良法CTU较传统法CTU明显优越,是泌尿系统病变可靠的新型影像学检查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