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T引导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6h】

CT引导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CT引导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1、 前言

2、临床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

2.2 研究对象

2.3.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2.4临床疗效评定

2.5 质量控制

2.6 统计学处理

3、结果

3.1围术期情况

3.2 治疗效果

3.3 手术并发症统计

4、讨论

4.1.腰椎间盘突出症概况

4.2治疗原理

4.3疗效评定

4.4适应症与禁忌症

4.5 CT引导的优点

4.6 硬膜外及椎旁注射消炎镇痛液

4.7臭氧的浓度与剂量

4.8 并发症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腰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的常见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L4-5、L5-S1发病率最高,占90-96%。临床治疗原则主要是使椎间盘突出部分和受到刺激的神经根的炎症水肿加速消退,从而减轻或解除对神经根的刺激或压迫。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创伤大、术后恢复时间长,术后可能并发粘连、瘢痕、脊椎不稳等并发症。近年来采用微创介入技术已成为这类疾病治疗的热点之一。经皮Dekompressor(美国stryker instruments公司,经皮椎间盘切除器)髓核旋切减压术与臭氧融核术均属微创介入治疗的范畴,并发症较少、术后恢复快。但单一疗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使总有效率受到影响。由于各种微创技术作用机制不同,产生物理学或化学效应也不同,它们相互之间联合运用可能具有互补性。因此,两种微创介入技术联合应用的进一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由于经皮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术在我国开展较晚,尚缺乏相关联合应用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与单纯臭氧注射术对比,探讨经皮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
  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期间,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疼痛科收治的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化分为 A组(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组)和B组(单纯臭氧注射组),每组48例。两组手术均在CT引导下经椎间孔安全三角入路穿刺,A组应用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器,行髓核旋切减压术,然后经穿刺针向盘内、外注射臭氧;B组单纯行盘内、外注射臭氧。通过治疗前和治疗后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止痛药使用评分及治疗后三个月有效率来评价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的并发症。
  结果:本研究共入选病例96例,男54例,女42例,随机分成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围术期情况96例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实施椎间盘内穿刺均一次性成功,穿刺成功率达100%。
  2.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3d、7d及3m VAS评分及止痛药使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A组术后3m与术后3d、7d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表示A组远期疗效较好,B组近期疗效较好,远期疗效欠佳。两组治疗后3m优良率分别为81.25%和60.41%,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并发症两组患者治疗后1h~72h进行临床观察,多数患者诉轻度腰部酸胀痛,予以对症处理,1~3天后症状好转。无术后椎间盘感染、大血管或神经损伤及局部血肿等并发症。
  结论:1经皮Dekompressor髓核旋切减压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单纯臭氧注射疗效更好。2.两组治疗均未发生椎间盘感染、大血管或神经损伤及局部血肿等并发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