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内蒙古东南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深部结构地球物理调查研究
【6h】

内蒙古东南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深部结构地球物理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大地电磁在深部结构探测中的应用现状

1.3 内蒙古东南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

1.6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背景

2.1 内蒙古东南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地质特征

2.2 区域岩浆岩

2.3区域构造

2.4 区域矿产

2.5 本章小结

3 区域地球物理特征

3.1 岩石物性特征

3.2 重力数据处理

3.3 磁法数据处理

3.4 本章小结

4 内蒙古东南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及反演

4.1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原理

4.2 数据采集

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4.4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反演

4.5 本章小结

5 内蒙古东南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深部电性结构及地质意义

5.1 MT剖面电性结构特征

5.2 内蒙古东南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深部电性差异及地质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复式岩体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控矿作用

6.1复式岩体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6.2 复式岩体的控矿作用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内蒙古东南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是大兴安岭南段地区重要的多金属矿带,其区内已有矽卡岩型白音诺尔铅锌矿和双尖子山铅锌银矿等矿床。近年来,由于对浅部矿产资源开采逐渐耗尽,导致对深部矿产资源勘探的需求度逐渐增加,而深部结构的探测是深部矿产资源勘查的主要问题之一。论文通过3条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L1线(桦杆子沟-温多尔查干)、L2线(万福—哈勒音恩格勒)、L3线(老丁家营子-达莫罕绍荣))的野外数据采集工作后,对3条MT剖面数据进行了反演工作,获取了测线覆盖区域上地壳二维电性结构模型。在物性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重力数据进行向上延拓,三维反演后的航磁异常图进行不同深度切片,利用Theta图和Tilt梯度方法进行构造边界的识别,进而对内蒙古东南部黄岗梁—甘珠尔庙成矿带深部结构进行讨论,取得以下认识:  1.研究区进行物性测试后所获得的数据反映出白垩系地层和侏罗系地层属于低密度,弱磁性的特点,三叠系岩体属于高密度且磁性稳定,燕山期侵入岩磁性较弱且不稳定;在布格重力异常图和不同深度切片的磁异常图上有效的分别识别出达里诺尔—洪浩尔坝(F1)断裂带和黄岗梁—甘珠尔庙断裂带(F3)位置;当对重力异常区做向上延拓至10000m时,高重力异常区仍然存在,以此推断出该区岩体延伸范围至少在 5-10km;由研究区不同深度航磁切片异常图上显示,整体反映为椭圆状分布的弱磁性,对应大量的酸性、中酸性岩体且推断出磁性体的埋深约10km以内;通过对构造边界识别获得了研究区主要3条断裂带及断裂构造(岩性接触带)异常特征。  2.从电性结构上看,研究区内高阻块体之间的低阻异常带与已知的4条断裂带位置结构基本一致;L2 测线(万福—哈勒音恩格勒)内的火山盆地由东向西整体呈现为块状高阻—条带状低阻—倒梯形状高阻和剖面西段低阻区;深部高阻层可能为基底地层的电性反映,而浅部中低阻为古生代、中生界和第四纪构成的沉积盖层,其厚度约1.5km;同时位于L2剖面西北部台基敖包火山机构的火山口在电性上反映为高阻异常,浅部低阻推测为破碎带充水所引起;火山通道处于达里诺尔—洪浩尔坝断裂(F1)和白音诺尔乃林坝断裂(F2)交汇处且深部滞留岩浆形成的侵入体。  3.研究区依据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和重磁地球物理解释分析得出其深部岩体依次由三叠纪、侏罗纪及白垩纪构成,在经历过三期岩浆作用后形成白音诺尔复式岩体,其动力学机制及控矿作用影响着研究区的成矿模式,为研究区其它区域的深部找矿指明了勘探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