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延长油田长8储层裂缝识别及应力场模拟研究
【6h】

延长油田长8储层裂缝识别及应力场模拟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地应力研究现状

1.3.2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3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裂缝研究现状

1.3.4 存在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特征

2.2.1 延长组沉积特征

2.2.2 长8段储层基本特征

第三章 研究区裂缝发育特征

3.1 研究区及邻近地区长8段露头裂缝发育特征

3.1.1 铜川区域裂缝发育特征

3.1.2 构造伴生或派生的裂缝

3.2 研究区岩心及薄片裂缝类型与发育特征

3.2.1 岩心裂缝特征

3.2.2薄片裂缝特征

3.3.1 裂缝发育类型与特征

3.3.2 裂缝形成期次分析

第四章 研究区裂缝识别与解释

4.1 裂缝定性识别

4.1.1 电阻率测井资料准备

3.1.2 双侧向电阻率资料识别裂缝

4.1.3 双感应电阻率曲线识别效果

4.2 裂缝定量解释

4.2.1 定量解释参数

4.2.2 裂缝定量解释

第五章 研究区应力场模拟及裂缝分布预测

5.1 地应力与构造应力场

5.2.1 构造应力场模拟的基本方法

5.2.2 ANSYS模拟流程

5.3.1 地质模型的构建

5.3.2 模型网格划分

5.3.3 岩石力学参数的确定

5.3.4 模型约束及其边界条件

5.3.5 构造应力场模拟结果分析

5.4.1 岩石破裂准则

5.4.2 研究区裂缝预测

第六章 研究区勘探有利区预测

6.1 油气分布与岩层厚度关系

6.1.1 油气分布与长81小层厚度关系

6.1.2 油气分布与长82小层厚度关系

6.2 油气分布与沉积相关系

6.2.1 油气分布与长81小层沉积微相关系

6.2.2 油气分布与长82小层沉积微相关系

6.3 油气分布与构造应力场关系

6.3.1 油气分布与印支期构造应力场关系

6.3.2 油气分布与燕山期构造应力场关系

6.3.3 油气分布与喜山期构造应力场关系

6.3.4 油气分布与新构造期构造应力场关系

6.4 油气分布与现今构造关系

6.5 油气分布勘探有利区预测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铣慧;

  • 作者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石油大学;
  • 学科 地质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宋立军;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7TE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