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128层螺旋CT对正常胃壁的显示及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
【6h】

128层螺旋CT对正常胃壁的显示及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128层螺旋CT对正常胃壁的显示及胃癌术前TNM分期评估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研究一128层螺旋CT对正常胃壁的显示

1.引言

2.材料及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6.参考文献

研究二 128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评估

1. 引言

2.材料及方法

3.结果

4.讨论

5 结论

6.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展开▼

摘要

研究一128层螺旋CT对正常胃壁的显示
  目的:采用128层螺旋CT扫描,利用其后处理成像技术(主要是多平面重组技术),按照胃的解剖分区,取胃壁各点进行厚度测量,进行统计学计算分析,以探讨正常胃壁各区的厚度,以利于MSCT对胃疾病的诊断。
  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4~2013.5在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影像科因非胃病就诊的50例成人正常胃资料。男33例,女17例,年龄27-89岁,平均年龄51岁。扫描设备:美国GE Lightspeed128层螺旋CT SYS#CT99和Tyco Healthcare(泰科医疗) OptiVtantage DH型高压自动注射器。所有检查者CT扫描前晚半流质或流质,至次日上午候诊,空腹≥6h,扫描前1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654-2)20mg,并在扫描前5min.内口服温开水1200ml±100ml。扫描参数为120KV,365MAs,采集层厚5mm,螺距1.375:1,矩阵512*512,球管旋转时间为0.5秒/360度,Fov360mm-500mm。选用连续容积扫描模式。常规均仰卧位;50例均是先平扫;然后行三期增强扫描,采用肘前静脉以3.0ml/s的速率注射碘海醇(300mgI/ml)65-100ml;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30s,门脉期延迟时间为65-75s,平衡期延迟时间为3min.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扫描范围从右侧膈肌顶部平面扫至双肾下缘;准直器宽度0.625mm。扫描结束后,所有原始数据0.625mm重组传至ADW4.5工作站,在工作站上进行亚毫米薄层、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观察;按照胃的解剖分区,测量各区胃壁厚度,计算各区胃壁厚度的均数及标准差,得到各个解剖分区胃壁的厚度。
  结果:50例正常成人胃,钩型占78.0%(39/50),角型占8.0%(4/50),其它占14%(7/50),与解剖中胃的分型比例基本相符。测量贲门,胃底,胃体及胃窦各区的胃壁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31mm,2.45mm,2.15mm,3.72mm。胃体的胃壁最薄,胃底次之,贲门区的胃壁最厚;胃窦壁受人的体型、胃的形态、胃的充盈度等因素影响较大。胃壁结构平扫难以显示,增强扫描动脉期有利于胃壁结构的清晰显示。
  结论:充盈适度的胃,128层螺旋CT扫描能比较好的显示其各部结构、胃壁结构以及各部胃壁厚度,并可以通过薄层重组,结合横轴位、冠状、矢状或斜位,按照胃的解剖分区较准确的测量胃壁厚度。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胃部疾病,尤其是胃癌的术前TNM分期提供基础条件和比较参数。
  研究二128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评估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对胃癌术前TNM分期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收集2011.4~2013.5期间在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影像科行手术治疗的,胃镜明确诊断的胃癌患者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31-87岁,平均年龄52.1岁。扫描设备:美国GE Lightspeed128层螺旋CT SYS#CT99和TycoHealthcare(泰科医疗) OptiVtantage DH型高压自动注射器。所有检查者CT扫描前晚半流质或流质,至次日上午候诊,空腹≥6h,扫描前1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654-2)20mg,并在扫描前5min.内口服温开水1200ml±100ml。扫描参数为120KV,365MAs,采集层厚5mm,螺距1.375:1,矩阵512*512,球管旋转时间为0.5秒/360度,Fov360mm-500mm。选用连续容积扫描模式。常规均仰卧位,根据病灶部位不同,有部分病例增加采用左、右侧或俯卧位;56例均先平扫;然后行三期增强扫描,采用肘前静脉以3.0ml/s的速率注射碘海醇(300mgI/ml)65-100ml;动脉期延迟时间为25-30s,门脉期延迟时间为65-75s,平衡期延迟时间为2.0-3.0min.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扫描范围从右侧膈肌顶部平面扫至双肾下缘;准直器宽度0.625mm。扫描结束后,所有原始数据0.625mm重建后传至ADW4.5工作站,在工作站上进行亚薄层轴位及MPR图像观察;按照病灶平扫及三期增强表现、判断癌肿部位、测量其厚度、观察其浸润胃壁深度、淋巴结肿大、强化以及远处转移等情况。结果:①本组研究128层螺旋CT对胃癌发生部位的判断准确率96.4%(54/56);②进展期胃癌以胃壁增厚为主要表现,MSCT对其厚度测量的判断与术后大体标本病理测量符合率94.6%(53/56);三期增强表现由内层向外层呈透壁性逐渐均匀强化为特点;以动脉期强化出现峰值的病例占54.7%(29/56);门脉期强化范围最大病例占76.8%(43/56);③强化方式与病理类型相关性大:高/中分化腺癌均匀性强化占68.4%(13/19),低/未分化腺癌不均匀强化(含分层强化)占91%(34/37);④阳性淋巴结长、短径均大于阴性淋巴结长、短径,其均数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增强特点是中、小淋巴结多呈均匀性强化,较大淋巴结多呈不均匀性强化(包括环状或囊状强化);阳性淋巴结强化CT值均值,在各扫描期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淋巴结直径>5mm作为转移性阳性淋巴结的诊断标准,诊断淋巴结的敏感度为64.9%,特异度为68.5%,阳性预测值为84.4%;⑤对胃癌T分期、N分期和M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78.5%(44/56)、69.6%(39/56)和85.7%(48/56),TNM总准确率为77.9%;⑥128层螺旋CT对于M0、M1期的分期准确率分别为95.1%(39/41),81.8%(9/15),其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判断一致性检验后发现,X2=5.57,P<0.05;128层螺旋CT M分期结果与病理的一致性较高。
  结论:采用128层螺旋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结合采用病灶区亚毫米薄层轴位图、MPR重组图等,能够较准确地进行胃癌的部位以及胃癌的术前TNM分期。本组胃癌术前TNM分期总准确率77.9%;对临床选择恰当的胃癌诊治方式有一定的实际应用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